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家庭医药》 > 2008年第8期
编号:11641647
让牙齿坚韧不拔(1)
http://www.100md.com 2008年8月1日 《家庭医药》 2008年第8期
     整理:于嘉男

    “牙好,胃口就好,吃嘛嘛香。”这句耳熟能详的广告语道出了牙齿与消化功能的关系。牙齿,不仅与身体健康密切相关,也是良好形象的重要标志之一。一个人牙齿长得不齐,或者患有牙周疾病,不仅影响美观,还会影响发音和咀嚼等功能,甚至对心理也有一定的负面影响。然而,牙齿虽然是身体中最坚硬的组织,却也是最容易被细菌破坏而且不能为机体所修复的组织。因此,保护牙齿,在人生的每个阶段都十分重要。

    牙齿有咀嚼、帮助发音和保持面部外形的功能。人一生中先后长两次牙,首次长出的称“乳牙”,到2岁左右出齐,共20颗。6岁左右,乳牙逐渐脱落,长出“恒牙”,共32颗。牙齿按形态可分为切牙、尖牙和磨牙。切牙的功能是切断食物,双尖牙用以捣碎食物,磨牙则能磨碎食物。

    牙齿不仅能咀嚼食物、帮助发音,而且对面容的美有很大影响。由于牙齿和牙槽骨的支持,牙弓形态和咬合关系正常,才使人的面部和唇颊部显得丰满。当人们讲话和微笑时,整齐而洁白的牙齿,更能显现人的健康和美丽。相反,如果牙弓发育不正常,牙齿排列紊乱,参差不齐,面容就会显得不协调。如果牙齿缺失太多,唇颊部失去支持而凹陷,就会使人的面容显得苍老、消瘦。所以,人们常把牙齿作为衡量健美的重要标志之一。

    牙齿“保卫战”,分期各不同

    在众多口腔疾病中,龋齿(俗称蛀牙)是最常见且对牙齿危害较大的口腔疾病。龋齿是由黏附在牙齿表面的细菌造成的。这些细菌借助唾液中的蛋白薄膜附着在牙齿表面,繁殖、生长形成大的细菌集团。细菌集团借助自身分泌的胶状物质形成一种稠密、不钙化的团块 ......
1 2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6038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