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生活文摘·养生版》 > 2012年第12期
编号:12326982
嘘,隐居中,勿扰!(1)
http://www.100md.com 2012年12月1日 《生活文摘.养生版》 2012年第12期
     “在美国,隐士只是那些喜欢自个儿待着的人,往往都有点神经质,而在中国,隐士却是中国人普遍的道德标志与人格向往,往往是社会精英。”《空谷幽兰——寻找当代中国隐士》的作者——美国汉学家比尔·波特这样向他的美国朋友介绍中国隐士,“他们很像研究生,他们在攻读他们精神觉醒的博士。在中国,很多人在佛教寺庵、道观、儒家书院、大学乃至家里获得他们精神觉醒的‘学士’,但不是所有的人都有欲望、有能力、有精力攻读‘博士’。”

    国学大师南怀瑾曾说:“中国几千年影响最大的是什么人?不是孔孟,不是老庄,是隐士。”归隐自然、超尘脱俗、隐逸、清高等已成为中国人普遍崇仰的“人生哲学”,历代隐士们或绝对隐居,独自修行,不涉红尘;或在悟道前隐居清修,悟道后入世教化,以出世之心,行入世之事;或隐于城市,和光同尘;或当国有难,出世救万民于水火,功成遂退,退隐泉林;甚至是以隐为名,以隐求名,以名博官,但这已经算不得真正的隐士。他们各取所需,将隐玩出了“义隐”、“时隐”、“朝隐”、“酒隐”、“学隐”、“道隐”、“佛隐”等诸多方式。

    而如今的白领和CEO们,闲暇歇心时热衷的是这样的隐——“生活禅”:扣问山林寺门,聆听暮鼓梵音,品食清茶斋饭,在寺庙里短期隐身修行,如礼佛、诵经、讲座、抄经、普茶、传灯、行脚等 ......
1 2 3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904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