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求医问药》 > 2006年第4期
编号:11108323
抗乙肝病毒治疗的十大误区
http://www.100md.com 2006年4月1日 《求医问药》 2006年第4期
     抗病毒是治疗乙型肝炎的关键。目前,很多乙肝患者对抗病毒治疗存在着一些错误的认识,导致抗病毒治疗未能取得预期的疗效。那么,乙肝患者在抗病毒治疗中都存在哪些误区呢?

    1、抗病毒治疗无关紧要

    很多乙肝病毒携带者由于平时无明显的不适感,所以他们长期不愿就医,不接受医生的系统治疗,甚至放弃定期的肝功能和病毒学指标的监测。而一旦出现不适感时,他们中的多数人往往已经发展为重型肝炎或肝硬化晚期。

    的确,有些乙肝病毒携带者可终生不发病,多数慢性肝炎患者在转氨酶轻度升高时也无明显的症状。但乙肝病毒却像潜伏在体内的“定时炸弹”,随时会制造祸端。因此,乙肝病毒携带者应定期到医院检查肝功能和乙肝病毒学指标,一旦发现异常,应立即就医,根据医生的治疗方案进行抗病毒治疗。

    2、盲目地相信一些广告

    一些乙肝患者为了治病盲目地相信某些广告中的不实内容。其实,一种有效的抗病毒药物都要按照国际上统一的药品临床试验管理规范(GCP)标准,经过临床前(针对动物)、I期(针对健康人和少数病人)、Ⅱ期和Ⅲ期(国际多中心、双盲对照)的临床研究才能正式上市。有些药物还要经过Ⅳ期临床研究。在这些试验中,人们不仅要观察药物的有效性,还要观察其安全性。整个过程至少需要2-3年的时间。在这些试验结束前,谁也不能断定某种药物在临床上肯定有效和安全。而有些厂家为了牟利,竟在广告中任意吹嘘,误导消费者,从而使很多人在用药后不仅没有达到治疗的目的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537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