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求医问药》 > 2009年第11期
编号:11851355
中医如何分型治疗病毒性肝炎
http://www.100md.com 2009年11月1日 《求医问药》 2009年第11期
     病毒性肝炎是一种常见的传染病,具有传染性强、传播途径复杂、流行范围广泛、发病率高等特点。中医认为,病毒性肝炎属于“胁痛”、“黄疸”、“虚损”、“急黄”、“肝积”等范畴,其病位主要在肝,与胆、脾、胃、肾等脏腑的功能失调也有密切的联系。根据中医辨证施治的理论,可将该病分为7个类型:湿热蕴蒸型、脾虚湿阻型、肝脾不和型、肝肾阴亏型、气血瘀滞型、疫毒炽盛型、肝胆郁热型。下面就介绍一下各型病毒性肝炎的特点及如何选方用药,供参考:

    1.湿热蕴蒸型病毒性肝炎:该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可表现为身目俱黄、黄色鲜明、发热口渴、纳呆厌油、恶心呕吐、胁痛腹胀、大便秘结、小便黄赤、肝脏肿大、触痛明显、舌红、苔黄腻、脉弦数。此型病毒性肝炎多属于急性黄疸型肝炎。治疗该型病毒性肝炎应坚持清热利湿、泻火解毒的原则,可选用茵陈蒿汤合并龙胆泻肝汤加减。其方药组成是:茵陈18克,泽泻、车前子(包煎)各15克,栀子、猪苓、茯苓各12克,生大黄、黄连、黄芩、黄柏各9克,木通、龙胆草、甘草各6克。将上药用水煎煮后去渣取汁,可每日服一剂,分3次服完。患者恶心呕吐的症状若较重,可在此方中加入姜竹茹、姜半夏各9克。患者发热的症状若较重,可在此方中加入田基黄、垂盆草各30克。患者纳呆厌油、恶心呕吐、苔黄腻的症状若较重,可在此方中加入苍术12克,滑石30克。
, 百拇医药
    2.脾虚湿阻型病毒性肝炎:该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可表现为疲乏无力、肢体困倦、胁下隐痛、饮食减少、大便溏薄、面色萎黄、舌质淡、苔腻、脉缓。此型病毒性肝炎多属于慢性迁延性或活动性肝炎。治疗该型病毒性肝炎应坚持益气健脾、理气祛湿的原则,可选用参苓白术散合并二陈汤加减。其方药组成是:扁豆、山药、谷芽、麦芽各15克,党参、白术、茯苓、猪苓各12克,川楝子10克,半夏9克,厚朴、木香、陈皮、甘草各6克,砂仁3克。将上药用水煎煮后去渣取汁,可每日服一剂,分3次服完。患者若有畏寒肢冷、五更泄泻的症状,可在此方中加入附子6克,干姜2克。患者若有下肢浮肿的症状,可在此方中加入桂枝5克,泽泻12克。

    3.肝脾不和型病毒性肝炎:该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可表现为神情抑郁、胁肋胀满或疼痛、喜叹息、烦躁易怒、脘痞腹胀、嗳气纳呆、恶心呕吐、大便溏薄、舌苔薄白或白腻、脉弦。此型病毒性肝炎多属于急性无黄疸型肝炎或慢性迁延性肝炎。治疗该型病毒性肝炎应坚持疏肝理气、健脾和中的原则,可选用柴胡疏肝散合并四君子汤加减。其方药组成是:薏苡仁、党参、白术、茯苓、半夏各12克,枳实、香附、白芍各9克,柴胡、厚朴、川芎、甘草各6克。将上药用水煎煮后去渣取汁,可每日服一剂,分3次服完。患者恶心呕吐的症状若较重,可在此方中加入姜竹茹9克。患者纳呆的症状若较重,可在此方中加入谷麦芽15克,神曲9克,鸡内金6克。患者大便溏薄的症状若较重,可在此方中加入山药、扁豆各15克。
, 百拇医药
    4.肝肾阴亏型病毒性肝炎:该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可表现为右胁隐痛、形体消瘦、腰膝酸软、眩晕耳鸣、双目昏花、齿衄鼻衄、口干唇燥、手足心热、面红潮热、舌红少苔、脉细数。此型病毒性肝炎多属于慢性活动性肝炎。治疗该型病毒性肝炎应坚持益肾补虚、柔肝养阴的原则,可选用一贯煎加减。其方药组成是:白芍15克,生地、熟地、枸杞子、沙参、麦冬、制首乌、山茱萸各12克,当归、川楝子各9克,甘草6克。将上药用水煎煮后去渣取汁,可每日服一剂,分3次服完。患者眩晕的症状若较重,可在此方中加入天麻6克。患者耳鸣的症状若较重,可在此方中加入石菖蒲12克。患者双目昏花的症状若较重,可在此方中加入青箱子、决明子各9克。患者口干唇燥的症状若较重,可在此方中加入鲜芦根30克。

    5.气血瘀滞型病毒性肝炎:该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可表现为胸脘胀闷、嗳气恶心、胁下有积块、胁肋胀痛或刺痛、手掌色红、颈臂有蛛丝赤缕、鼻衄齿衄、面唇晦滞、舌质黯红、脉细涩。此型病毒性肝炎多属于慢性活动性肝炎或迁延性肝炎。治疗该型病毒性肝炎应坚持行气消滞、活血化瘀的原则,可选用隔下逐瘀汤加减。其方药组成是:丹参、枳壳、党参各15克,香附12克,五灵脂(包煎)、当归、川芎、桃仁、赤芍、延胡索、川楝子、白术、茯苓各9克,红花、甘草各6克。将上药用水煎煮后去渣取汁,可每日服一剂,分3次服完。患者胁下的积块若较大,可在此方中加入牡蛎、穿山甲各15克。患者鼻衄、齿衄的症状若较重,可在此方中加入白茅根30克,茜草炭9克。
, 百拇医药
    6.疫毒炽盛型病毒性肝炎:该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可表现为发病急骤、黄疸迅速加深、颜色鲜明如金、高热烦渴、胁肋胀痛、纳少呕吐、嗜睡、神昏谵语、极度疲乏、口鼻出血、便血、小便深黄、舌红绛、苔黄燥、脉弦滑数或细数。此型病毒性肝炎多属于重症肝炎。治疗该型病毒性肝炎应坚持清营凉血、解毒利湿的原则,可选用清瘟败毒饮加减。其方药组成是:水牛角片、白茅根各30克,茵陈、丹参各15克,栀子、黄芩、生地、玄参、丹皮、赤芍、紫草各12克,生大黄、金银花、连翘各9克,黄连、生甘草各6克。将上药用水煎煮后去渣取汁,可每日服一剂,分3次服完。患者若有高热狂躁、神昏谵语、肝臭的症状,可在服用此方的同时服用安宫牛黄丸或牛黄清心丸,每次服用3克,每日服1~3次。患者若有手足抽搐的症状,可在服用此方的同时服用羚羊角粉,每次服用0.3克,每日服2次。患者若有腹水的症状,可在此方中加入车前草15克,陈葫芦、虫笋各9克。

    7.肝胆郁热型病毒性肝炎:该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可表现为面目及全身肌肤发黄、黄色鲜明、持续不解、胁痛及背、发热或寒热往来、口苦咽干、纳呆腹胀、恶心呕吐、大便秘结、小便短赤、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数。此型病毒性肝炎多属于瘀胆型肝炎。治疗该型病毒性肝炎应坚持疏肝利胆、清热导滞的原则,可选用三金汤合并茵陈蒿汤加减。其方药组成是:金钱草、茵陈各30克,车前子(包煎)、丹参、枳壳各15克,茯苓、海金砂、郁金各12克,延胡索、栀子、大黄、黄芩各9克,鸡内金、本通、甘草各6克。将上药用水煎煮后去渣取汁,可每日服一剂,分3次服完。患者寒热往来、口苦咽干的症状若较重,可在此方中加入柴胡6克。患者恶心呕吐的症状若较重,可在此方中加入姜竹茹9克。患者纳呆腹胀、恶心呕吐、大便秘结的症状若较重,可在此方中加入薏苡仁15克,党参、白术各12克。■

    本栏目编辑/窦大维, 百拇医药(李 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