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世界中医药》 > 20176
编号:13617326
以彩超为基准观察中药外洗对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3)
http://www.100md.com 2017年3月15日 《世界中医药》 20176
     本研究将治疗时间窗前移,侧重于斑块破裂之前,同时外洗中药配伍讲究“痰”“瘀”同治,强调治“痰”,立足于稳定斑块,减少斑块破裂,进行有效的预防及有针对性的早期干预治疗,针对西医研究中动脉粥样硬化不仅是由于脂质代谢紊乱沉积在血管壁所致,也是一种炎性反应,炎性反应在动脉粥样硬化的各个时期都有参与,加入具有抗炎作用的清热解毒中药,对于稳定斑块起着很大的作用。中医药针对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机制涉及多个方面,包括抑制血小板聚集,调节脂质代谢,抗炎,抑制血管内皮增生,改善血流动力学的作用等[13-14]。例如当归提取物阿魏酸钠可降低血浆内皮素水平,升高一氧化氮水平,改善血管内皮功能等;虎杖能改善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调节脂蛋白代谢;姜黄素具有抗血管内皮功能失调,抗氧化作用,能通过调节血浆活性和非对称性二甲基精氨酸(ADMA)水平,影响结构型一氧化氮合酶(cNOS)活力和内皮素/一氧化氮(ET/NO)的平衡,从而缓解动脉内皮舒张功能的损害和抑制血管内膜的增生,达到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15-17]。蒋文跃[18]指出石菖蒲有轻度增高血浆纤维蛋白原含量的趋势,并且指明化痰药降低血黏度的机制与降血脂及抗脂质过氧化有关 ......
上一页1 2 3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464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