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世界中医药》 > 201811
编号:13581823
李元文教授皮肤病、性病辨治体系特色撷菁(3)
http://www.100md.com 2018年6月1日 《世界中医药》 201811
     2.1.6 “三位一体”法辨治皮肤病举隅 以红皮病的治疗为例,现代医学多依据病变皮肤皮损、病理学特点确定诊断标准。但综合各种致病因素后的症状认知恰恰符合中医证的认识,符合疾病某个阶段的病理概括。中医古籍的描述中虽有很多类似红皮病的描述,却尚未有一个病名概念能够完全涵盖本病的临床特点。因此,根据个体情况进行网络化的从体,从证,从症论治本病成为了合理的辨治选择。如患者属于关节型银屑病所致的红皮病,在病的诊断明确的情况下,根据患者红皮之“症”辨为“热入营血证”,进而提出“从热毒论治”方法。此时考虑到银屑病的病史,适当加入润燥止痒的药物,以求对疾病的全面治疗。至治疗末期,患者银屑病症状消失,皮肤红肿消退,可能仅有皮肤暗红色沉这一症状,此时再次辨病、辨证显然过于牵强。患者经过长期中药治疗已有抵触情绪,适时开展对症、特殊体质的针对性治疗,更加符合患者的治疗诉求,有助于稳定病情,防止反复。

    2.2 皮肤病从毒论治

    2.2.1 中医对“毒”的认识 中医学对“毒”的认识由来已久,最早可追溯至《黄帝内经》。《素问·生气通天论》中记载:“清静则肉腠闭拒,虽有大风苛毒”。认為“毒”是导致机体产生病理变化的重要因素。苏凤哲认为:“毒邪者,邪之甚也。……六淫邪盛,则化为毒……”。明确提出所谓毒邪,即为邪气雍盛之说,突出了毒邪的强大致病性 [5] ......
上一页1 2 3 4 5 6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118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