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实用医药》 > 2008年第10期
编号:11798604
子宫内膜癌的变迁与治疗的策略
http://www.100md.com 2009年10月6日 《中国实用医药》 2008年第10期
     子宫内膜癌是危害妇女健康的主要肿瘤之一,既往治疗采用以手术治疗为主,放疗与手术相结合,以化疗为辅的治疗模式。近年来国内外资料显示,人乳头瘤病毒(HIPV)感染增多,宫颈癌发病趋于年轻化,在构成比例中,乳癌明显增加,因此,治疗宫颈癌的策略必须适应其病变特点的变迁,采取个性化、人性化的治疗方式,形成一种“以手术治疗为主,强调化疗,尽量保留功能”的全新治疗模式,现就其新特点及治疗模式,概述如下。

    1 宫颈癌的年轻化趋势

    宫颈癌的年轻化趋势已引起世界妇科肿瘤学界的关注,为了与常见的宫颈癌区别,现将发病年龄小于35岁的宫颈癌的发生率在20世纪50年代9%,由80年代的1.4%上升至2002年的12.1%。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年轻宫颈癌由1991年的1.2%上升至2001年的10.8%。四川省肿瘤医院在2000年高达17.5%,由此可见,宫颈癌的年轻化趋势势在必然,其发生原因可能与性行为的改变,性传播疾病和服用避孕药有关。初次性交的年龄越小,患宫颈癌和宫颈肉瘤(CIN)的相对危险性越大,拥有多个性伴侣较1个性伴侣的发病危险更高。性传播疾病中,生殖道淋病和HPV感染与年轻妇女CIN和宫颈癌的发生呈平行关系,且16及18型HPV的感染与宫颈癌的关系最为密切,口服避孕药时间较长的年轻妇女,患宫颈癌的危险性增加。
, 百拇医药
    年轻宫颈癌患者表现为与传统宫颈癌不同的特点:

    1.1 腺癌的构成比例增加,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1991年的年轻宫颈癌占所有年轻癌的8%,2003年增至25%。

    1.2 年轻人宫颈癌的发生率与死亡比增加,大多数年青宫颈腺癌患者对化疗不敏感,术后易复发,其生存率与其他癌症相比低,愈合差。

    1.3 宫颈腺癌的临床症状隐蔽,有时普遍妇科检查不易发现,巴氏涂片检查常为阴性,容易造成误诊和漏诊,失去早期诊断和治疗的机会。

    1.4 还有较大一部分患者,由于对宫颈癌的重视,往往在没有排除恶变的情况下,积极采用微波激光等对宫颈表面进行治疗,使这一部分患者在短期内“症状消失”病程更为隐蔽,也使原局限于宫颈癌部位的早期病灶,因受到物理因素的激惹,使病变进一步浸润扩散,发展为浸润型或中晚期类型,使得后续治疗更为棘手。
, http://www.100md.com
    2 提高化疗在宫颈癌治疗中的地位

    传统宫颈癌的治疗方法主要是手术和放疗,对早期宫颈癌治疗可取得较好疗效,但对于肿瘤巨大的IB2期和中晚期宫颈癌疗效不理想。随着化疗药物的更新和化疗方案的改进,更为避免放射治疗对卵巢功能的损害,目前对于病变14 cm的IB期肿瘤和中晚期宫颈癌患者,多采取化疗,包括术前化疗,术后化疗和巩固化疗等,以联合药物化疗为主。

    2.1 术前化疗

    近年来许多术前化疗的研究结果表明,与单纯手术比较,新辅助化疗手术能显著提高患者的手术切除率,降低淋巴结转移率,降低宫旁浸润及脉管癌栓的比例,并能提高患者的5年生存率,术前加用化疗或放疗,其原因为化疗缩小了肿瘤体积,使部分不能手术的患者获得了手术机会,化疗还可降低肿瘤活性,防止手术造成的源性播散,消除微转移灶。化疗的途径有V化疗和动脉化疗,V化疗较常用,但对于宫颈癌在盆腔供血未破坏之前采用动脉灌注化疗,可使药物直接进入肿瘤的血供动脉,减少了药物与血浆蛋白的结合,提高肿瘤局部药物浓度还,可通过A造影观察肿瘤的体积与血供情况,有利于手术的进行。因此,有条件的单位纷纷开展广泛A绘药后,再行子宫动脉超选,予栓塞治疗,均取得较好的疗效,累计患者已述数千例,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目前,新辅助化疗的方案很多,疗效各异,有效率为50%-80%,多采用以DDP为基础的联合方案。
, http://www.100md.com
    2.2 术后化疗

    对于术后有高危因素的宫颈癌患者,如盆腔淋巴结转移,脉管癌栓,低分化或切缘宫颈旁阴性者可配合放疗同时进行。如单纯行放疗,只能控制局部病灶和局部肿瘤复发率,对于全身和远处转移病灶和局部肿瘤复发病灶无效。目前有关高危宫颈癌患者术后放效、化疗的研究很多,临床试检的结果也不一致,但理论上讲,放疗和化疗分别作用于不同的C周期,可起互补作用,使肿瘤C同步于放疗的敏感期,抑制肿瘤C对放射损伤的修复,达到既控制局部复发,又控制远处病灶的作用。已有研究表明术后放疗加化疗的疗效并不比单独化疗好,患者的复发率及生存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因此认为,对于复发高危患者,术后化疗既可缩短治疗时间和减少治疗费用,并减少效疗引起的不良反应,术后化疗方案与术前所用的基本相同,除较常用的PVB等方案外。中山医科大学肿瘤中心将治疗癌常用的TP方案应用于宫颈癌的治疗,也取得了较好效果。

    3 强调保留正常生理功能

, 百拇医药     对于年轻宫颈癌患者,可通过术前化疗或放化疗使局部病灶缩小,有利于保留卵巢和保留子宫的手术获得成功,从而维持患者的内分泌功能甚至生育功能。

    3.1 保留卵巢

    宫颈癌卵巢转移的概率很低,国内外文献报道不超过0.2%~0.4%。年轻的宫颈癌患者在手术时,可考虑保留双侧卵巢。能否保留卵巢,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主要考虑以下几点:①年龄小于40岁,且月经周期正常;

    ②周防妇产科联盟,临床分期居IA-I1A,术前可能补充放疗者;

    ③肿瘤位于宫颈,无盆腔内转移;

    ④肿瘤直径小于4 cm;

    ⑤卵巢外观异常;

    ⑥无乳腺癌病史,无卵巢癌家族史。
, 百拇医药
    对于保留的双侧卵巢,可行卵巢移植手术,将卵巢移到腹壁下,或行卵巢悬吊术,将卵巢悬吊于双侧结肠旁沟附近,远离盆腔,避免术后盆腔放疗对卵巢的损害。卵巢结肠侧沟移位、具有手术操作简单、无需血管吻合及并发症少等特点。

    宫颈癌患者卵巢转移的概率较高,因内外文献报道约12%~28%。因此对于宫颈腺癌患者,应切除双侧卵巢。但对一些年轻患者并非一绝对不能保留卵巢。保留的卵巢也并非定会发生转移,应综合考虑疾病分期、肿瘤体积、分化程度及患者的愿望等因素,进行个性化治疗,不宜一概而论。

    3.2 保留生育功能

    根治性宫颈癌切除术的提出,使得迫切要求保留生育功能的年轻宫颈癌患者看到曙光,这是近10年来兴起的一种治疗宫颈癌的新手术方式。其最大优点是治疗宫颈癌的同时可保留患者的生育功能。由于宫颈癌发病的年轻化趋势,该手术越来越受到临床医师及患者的关注,并被视为21世纪宫颈癌手术治疗的发展标志。但是,此手术在给年轻患者带来福音的同时也存在较大的隐患。
, 百拇医药
    首先,该手术技术要求高,必须在充分掌握腹腔镜手术技巧及宫颈癌根治术的操作后,才能有选择地进行,如手术操作不熟练,则可能损伤周围正常脏器。

    其次,必须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目前尚无统一的手术指征,主要参考ROY等提出的手术适应证,包括:①患者有保留生育功能的强烈要求;

    ②临床上无生育功能受损的依据;

    ③FIGO分期为IA2-IB1期;

    ④病灶直径小于2 cm;

    ⑤阴道镜检查时宫颈癌局限,无宫颈内壁上方的浸润;

    ⑥病理类型为磷癌或腺癌;

    ⑦行腹腔镜淋巴结活检后,无淋巴结受侵的证据。
, 百拇医药
    第三,切除宫颈范围需恰当,切除过少,不能达到根治宫颈癌的目的,切除过度,将使所保留的子宫功能受到损害,不能满足妊娠的要求,使保留生育功能的初衷无法实现。

    第四,国外文献报道,术后并发症有宫颈狭窄、术后复发、妊娠后早产和自然流产发生率高等。因此,在没有充分证据证明可行此类手术的条件下,不应盲目推崇和扩大,应严格掌握手术指征,做到具体患者具体对待。

    迄今为止,国外已行此类手术约300余例,术后1年内妊娠为37%~61%,国内也有此方面的尝试。北京协和医院妇产科已有报道,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也成功施行了此类手术。但是在开腹情况下,对盆腹腔进行彻底探查,并行盆腔淋巴结清除术,确定转阴后,再行宫颈广泛切除术。

    总之,由于宫颈癌自身发病特点的变迁,要求临床医师应根据疾病的变化,采用更合理、而具有人性化的治疗方式,即采取个体化治疗原则。, 百拇医药(林伟华 张 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