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实用医药》 > 2009年第17期
编号:11917007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测定的临床意义
http://www.100md.com 2009年6月15日 徐静雯 宋 晓
第1页

    参见附件(1618KB,2页)。

     【摘要】目的探讨高敏C反应蛋白(HSCRP)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的关系。方法分别利用ELISA方法对32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组,30例稳定型心绞痛(SAP)组,22例非冠心病者(正常对照组)外周血清HSCRP水平进行测定。结果ACS组的血清HSCRP水平明显高于SAP组和正常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血清HSCRP水平与ACS密切相关。

    【关键词】急性冠脉综合征;高敏C反应蛋白;炎症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中的不稳定型心绞痛(UAP)和急性心肌梗死(AMI)绝大多数是因为粥样斑块破裂或糜烂伴随血栓形成造成血管堵塞引起的。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是一项敏感的炎症性指标,大量资料表明,动脉硬化斑块的形成是在脂质沉积的基础上合并内皮细胞损伤的一种慢性炎症反应[2]。本研究通过测定ACS、SAP患者和正常对照者体内HSCRP浓度的变化,以探讨其在ACS中的临床意义。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选择2008年1月至2008年12月循环内科住院及门诊患者,ACS32例,男22例,女10例,平均年龄(60±4.5)岁,其中急性心梗25例,不稳定心绞痛7例;稳定心绞痛(stableanginapecctoris,SAP)30例,男18例,女12例,平均年龄(59±6.2)岁;正常对照组22例,男15例,女7例,平均年龄(58±5.6)岁。入选标准:急性心梗按世界卫生组织诊断标准,不稳定心绞痛和稳定心绞痛按美国心脏病学会/美国心脏协会标准[2]。所有对象均排除近期内有严重心力衰竭,急慢性感染,严重肝肾疾病,严重凝血机制异常,甲状腺功能异常,自身免疫性及炎症性疾病,肿瘤、手术创伤等。

    1.2方法健康对照组采集一次空腹静脉血,ACS组在12~48h内采空腹血10ml,3h内分离血清,于90℃冰冻保存。HSCRP试剂盒由美国DSL公司提供,其敏感度为1.6ng/mg。应用ELISA方法测定。

    1.3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11.5软件进行分析,结果用均数±标准差表示,两样本均数比较用t检验。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1618KB,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