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实用医药》 > 2009年第17期
编号:11916999
病毒性肝炎后肝硬化合并胸水125例临床诊治分析
http://www.100md.com 2009年6月15日 《中国实用医药》 2009年第17期
     【摘要】目的探讨病毒性肝炎后肝硬化合并胸水的临床表现、发生机制及治疗。方法对125例肝性胸水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肝硬化并发肝性胸水患者往往先出现腹水,后出现胸水,胸水性质绝大多数为漏出液,少数为渗出液,治疗多采取综合疗法。结论肝硬化并发肝性胸水很常见,但表现隐匿,应及时进行相关检查,提早诊断。

    【关键词】肝硬化;肝性胸水;胸穿

    无胸腔疾病的肝硬化失代偿患者合并单侧或双侧胸腔积液称之为肝性胸水,肝性胸水由Christion1937年首次报道,由Morrow1938年命名。主要指肝硬化等肝脏疾病患者出现胸膜腔积液并排除心、肺、肾等疾病引起的胸水,是失代偿期肝硬化的表现之一,一旦出现往往预后较差,难治性病例的治疗较为棘手。由于诸多原因,肝性胸水的误诊时有发生。

    本院于2000年1月至2008年12月收住病毒性肝炎后肝硬化合并肝性胸水125例,(除外心、肺、肾等脏器病变导致的胸水,以及结核、肿瘤、风湿性疾病所导致的胸水),现分析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基础资料125例肝性胸水中男性93例,女性32例,年龄21~75岁,平均42.5岁;全部病例均为住院患者,均符合2000年第6次全国传染病寄生虫病学术会议讨论修定的《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肝硬化诊断标准,并经B超、X线、胸穿检查证实有胸水,排除因结核、肿瘤、心脏病、肾病等病因引起的胸水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461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