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实用医药》 > 2010年第26期 > 正文
编号:11949558
滋阴养血平肝汤配合西比灵治疗偏头痛50例
http://www.100md.com 2010年9月15日 陆冬金
第1页

    参见附件(1345KB,2页)。

     【摘要】 目的 研究滋阴养血平肝汤配合西比灵胶囊治疗偏头痛临床疗效。方法 偏头痛10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0例用滋阴养血平肝汤配合西比灵胶囊治疗,对照组50例用西比灵胶囊。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84%,明显优于对照组64%,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 滋阴养血平肝汤配合西比灵胶囊治疗偏头痛疗效好,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滋阴养血平肝汤;西比灵胶囊;偏头痛;临床研究

    偏头痛为发作性神经-血管功能障碍所引起的反复发作性头痛,其特征为以发作性单侧或双侧搏动性头痛,伴恶心、呕吐,发作前常有闪光、视物模糊、肢体麻木等先兆,同时可伴有神经、精神功能障碍。它是一种可逐步恶化的疾病,发病频率通常越来越高,是临床常见病,中医药治疗本病有较好疗效,我们自2007年10月至2009年10月用自拟滋阴养血平肝汤配合西比灵胶囊治疗偏头痛50例,并与西药对照组50例进行了比较,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病例共10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0例,其中男15例,女35例,年龄17~50岁,平均(32.5±14.2)岁;对照组50例,其中14例,女性36例,年龄19~51岁,平均(33.8±14.6)岁。两组病例在性别、年龄比较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 诊断标准 参照Ogdan标准:①发作性搏动性头痛;②头痛局限于一侧或从一侧开始;③伴有恶心呕吐;④头痛在40岁以前发病;⑤家族中有同样发病史;⑥麦角胺治疗显效。确诊标准:具备1项并同时具备2~6项中的4项[1]

    2 治疗方法

    治疗组给予滋阴养血平肝汤。本方由天麻10 g、钩藤10 g、当归10 g、生地10 g、白芍10 g、川芎10 g、石决明30 g、菊花10 g、蔓荆子10 g、牛膝10 g、苍耳子10 g组成。肝阳上亢明显加珍珠母;痰浊壅盛加半夏、白术;气血不足加黄芪、白术。1剂/d,水煎服。同时服用西比灵胶囊10 mg,1次/d,睡前口服,首剂加倍。7 d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统计结果。对照组治疗和疗程同以上西药治疗。

    3 治疗结果

    3.1 疗效标准 参照2种疼痛分级法评定疗效。①疼痛程度分级法:0级(0分),不痛;轻度头痛(1分),不影响工作或日常生活;中度头痛(2分),影响工作或日常生活;重度头痛(3分),影响工作或日常生活,需卧床休息;②量表测量法:数字分级法(NRS,0~10分),0~10的数字代表来同程度的疼痛。0为无痛,10为最剧烈疼痛,1~3为轻度,4~6为中度,7~10为重度,让患者自己圈个最能代表疼痛的数字。2种方法测的分数相加为总评分,总评最高为13分,最低为0分。服药前后分别测算得分,总评分减少<30%为无效,30%~70%为有效,>70%为显效[2]

    3.2 治疗结果 治疗结果见表1。

    4 讨论

    偏头痛的病因目前尚不清楚,但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①遗传因素,由于约60%的患者可问出家族史,部分患者家庭中有癫痫患者,故专家认为该病与遗传有关,但尚无一致的遗传形式;②内分泌因素,血管性偏头痛多见于青春期女性,在月经期发作频繁,妊娠时发作停止,分娩后再发,而在更年期后逐渐减轻或消失;③饮食因素,经常食用奶酪、巧克力、刺激性食物或抽烟、喝酒的人均易患血管性偏头痛;④其他因素,情绪紧张、精神创伤、忧虑、焦虑、饥饿、失眠、外界环境差以及气候变化也可诱发偏头痛。

    偏头痛是临床常见病,属中医学“头风”、“偏头风”范畴。偏头痛在中医理论上认为其属于 “头痛”、“头风”、“厥头痛” 等范畴,隋代巢元方的 《诸病源候论•头面风候》 首先提出 “头风” 的病证,宋代杨士瀛 《仁斎直指方》 对头风痛的临床症状作了更详细的描述。李东垣 《东垣十书•内外伤辨》 把头痛分为外感头痛与内伤头痛,并明确的指出偏头痛的病名:“如头半边痛者……此偏头痛也。” 从古至今,各个医家对偏头痛的发病原因皆认为主要在感受外邪,情志内伤,饮食不节,久病致瘀的基础上造成肝、脾、肾等脏腑功能失调,风袭脑络,痰浊阻滞,瘀血阻络所引起[3]。在经络辨证上,张氏等[4]认为主要是六淫之邪伤及三阳经,而其中又以少阳经,太阳经为多见; 陈氏等[5]则认为内伤是由于肝郁肝火伤及阴络,肾阴肾精亏虚导致脑海失养,脾失健运致气血亏虚或痰浊内生阻于经络而致病。笔者认为,偏头痛多为肝之阴血不足,虚风内动,肝火夹风上扰清空所致,治疗宜养血熄风,平肝清热。滋阴养血平肝汤以天麻、钩藤、石决明熄风镇惊;当归、生地、白芍、菊花滋阴养血清热;川芎、蔓荆子、牛膝、苍耳子治疗理气降逆止痛,方药相应,配合西药治疗故临床能取得较好的疗效。

    除了以上中西医结合治疗外,要预防偏头痛的发作,还要减少偏头痛的诱因,如避免情绪紧张,避免服用血管扩张剂等药物,避免饮用红酒和进食含奶酪的食物,咖啡、巧克力、熏鱼等。应该多吃些含镁丰富的蔬菜、水果,增加大脑中的镁含量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1345KB,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