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实用医药》 > 2010年第30期 > 正文
编号:11963690
完善血液相容性试验降低输血反应的发生
http://www.100md.com 2010年10月25日 魏廷恒 房 杰
第1页

    参见附件(1515KB,2页)。

     输血反应其实质就是机体的免疫反应。在临床输血中,最重要的是在输血前预判这次输血是否成功,并且不出现急性或迟发性输血副反应。由于输血本质上是同种异体间血液的移植,除同卵双生子外,就几乎没有相同的血型的人。因此输血时发生在同种之间的免疫应答是较难完全杜绝的,交叉配血就是检查血型及亚型之间是否相合,减少输血反应的发生。目前各国血液输血预警系统的资料显示,超过60%的输血不良反应来自于同种免疫反应。随着免疫血液学相关新技术的应用,能尽可能的避免一些输血反应的发生,提高输血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1 ABO/Rh变异型的鉴定与输血

    实验室发现ABO/Rh血型变异日益增多。例如:恶性肿瘤、细菌吸附导致血型抗原的减弱或获得性A或B抗原;造血干细胞移植导致的血型转换;血型抗原本身的多态性;各亚种亚型和变异型的存在等,使输血实验室工作者无法立即准确判定受检样本的血型。此时需要各种附加试验,如吸收放散试验鉴定ABO亚型;特异性D表位分析试验鉴定D变异型;红细胞膜酸处理鉴定获得性A和B抗原等,可部分解决血型亚型和变异型血型鉴定的难题。

    2 提高血库常规检测试验的灵敏度和稳定性

    输血实验室有2个最基本的试验用于血型鉴定,即直接血凝试验和用于抗体鉴定与配血的间接抗球蛋白试验(IAT)。IAT技术现在仍然被认为是经典的标准技术。但IAT技术重现性差和不便于自动化检测。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凝胶技术、亲和柱凝集技术和红细胞固相黏附分析这3中新的技术被相继应用到输血领域中。尽管这3种技术从操作步骤,所用实验仪器方面都与试管法不同,但实验原理上仍是抗原抗体相互作用后,通过红细胞的凝集来显示结果。这些新技术的设计目的是试管法试验的完善,即形成稳定的终点和便于自动化。而且这些新方法在血型检测时,所需的样本量较少,试验的重复性很好。且具有无需细胞洗涤以及对技术的依赖性降低等优点,特异性与灵敏度被认为是可与低离子强度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相媲美。当然它也有一定的缺点,如在ABO和Rh定型试验也比较耗时,需20 min(10 min孵育,10 min离心);以及在获得试验体系高灵敏度的同时,也较易产生假阳性。

    3 交叉配血试验显示不配合时的输血策略

    随着输血前检查项目的增多和诊断试剂、实验体系灵敏度的提高,主次侧交叉配血不合的现象也日益增多。从实验室或医学文献中我们知道,许多因素将影响红细胞的免疫性破坏和体内存活。目前较明确的因素包括IgG的亚类、抗体激活补体的能力、抗体的总量、红细胞上抗原的数量、抗原从红细胞上解离的能力以及受血者单核吞噬系统的活力等。通过研究这些常规血清学试验的结果来推断输血后供血红细胞在受体内存活的状态,有时也是可能的。如利用预热技术,在37℃条件下进行配血试验,以判断抗体在正常生理体温条件下是否具有活性等等。但在另外一些情况下,则不得不采取一些非常规的方法,例如,同位素Cr51来测定红细胞的存活率;以功能细胞试验预判血型同种抗体的临床意义。这类功能细胞试验有3种:单核细胞单层检测、抗体介导的细胞毒试验和化学发光试验。这些试验都是通过抗体包被的红细胞和单核细胞之间的相互作用,以模拟致敏红细胞在体内被破坏的过程,同时结合抗体的红细胞被单核细胞吞噬后,在吞噬细胞内被裂解的这种红细胞在体内调理性吞噬的方式进行设计的。这些功能细胞试验可为我们在输血前提供一个该血型同种抗体是否有临床意义的评估,即在体外给我们模拟了一个输血后体内免疫应答的预试验。

    4 血型基因诊断和临床应用

    随着血型遗传学的迅速发展,通过分子遗传学技术已经能够独立地使血清学上的血型鉴定的困难或者不可能定型的血型鉴定出来。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使人们不断报道出以前未知的血型等位基因。但同时常常发生假阴性和假阳性结果。随着技术上的发展,定义不同的等位基因在人类血细胞上的表达已成为随之而来的更为重要的工作。而发现等位基因的时代也随之过渡到了探明基因表达阶段的时代。比如,用为矩阵的自动定型方法来取代血清学定型。此外,PCR产物与探针杂交后,通过芯片扫描可分析荧光强度的方法能够快速并且自动化地将供者和受者的血液进行“完全”定型,以增加输血的配合率,并将同种免疫反应的危险性降到最低。

    临床上所发生的输血反应并不全都是有血型抗原的同种免疫造成的。有时,同样的血输给不同的人,会产生不同的结果。有研究发现恶性实体瘤、异基因干细胞移植、有糖尿病病史的患者产生同种免疫的风险性较高。机体处于炎症状态时,免疫反应可能增强等都有可能增加输血反应的发生。

    综上所述,在各种血型鉴定与配血试验中,免疫血液学研究方法只有标准的操作步骤,并没有通用的、唯一的方法。各种血型抗原与抗体都有其自身的特性,我们需研究和选用更为合适的方法对样本的血型进行测定,已达到更为快速、准确的血型定型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1515KB,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