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实用医药》 > 2010年第30期 > 正文
编号:11963814
肺癌组织中p53和VEGF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1)
http://www.100md.com 2010年10月25日 刘宪军 李传甲 李桂兰
第1页

    参见附件(1942KB,3页)。

     【摘要】 目的 了解p53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表达水平与肺癌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方法(二步法)检测220例肺癌组织中p53和VEGF的表达水平。结果 p53和VEGF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8.6 %和47.2%。p53和VEGF的表达水平与肺癌患者年龄、性别和组织学类型无相关性,P>0.05,与淋巴结转移、浸润和pTNM分期有关, P<0.05(P值分别为0.028、0.003和0.014),p53与原发肿瘤大小和癌细胞分化程度有关, P<0.05 (P值分别为0.004和0.034),VEGF则与原发肿瘤大小和癌细胞分化程度无关,P>0.05(P值分别为0.798和0.686)。结论 p53和VEGF参与了肺癌的发生和发展过程,可以作为肺癌生物学水平的检测指标。

    【关键词】 肺肿瘤;基因, p53;内皮生长因子;免疫组织化学

    肺癌是我国目前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之一, 肺癌的浸润和转移是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p53基因是一种重要的肿瘤抑制基因,肺癌的发生、发展与p53基因突变有一定关系。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endot helial growth factor,VEGF)是目前已知的作用最强的促血管生成因子,与肺癌的转移和预后有关。因此,检测突变型p53基因和VEGF对肺癌的诊断、治疗和预后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收集我院2009年1月20日至2010年4月31日经外科手术切除的肺癌组织标本220 例,220患者中男152例,女68例。年龄31~83岁,中位年龄62岁。其中腺癌80例, 鳞癌84例,鳞腺癌44例,小细胞癌12例。按照国际UICC(1997年分期)标准[1]进行术后病理分期,I期52例,Ⅱ期36例,ⅢA期48例,ⅢB期79例,Ⅳ期5例。

    1.2 方法

    癌基因蛋白检测标本为术后肺癌组织经10%甲醛固定,石蜡包埋连续切片,苏木精伊红及免疫组化染色。采用二步法免疫组化技术,一抗为p53(克隆号:DO-7) 和VEGF(克隆号:JH121)鼠抗人单克隆抗体(浓缩型1:50稀释),二抗为Supervision TM 鼠/兔-HRP广谱检测系统(产品编号D-3004),均购自上海长岛生物科技公司。选用试验中阳性切片作为阳性对照,用TBS代替一抗作阴性对照。

    1.3 结果判定标准

    p53 染色颗粒位于细胞核内,VEGF染色颗粒位于细胞质内,染色阳性为棕黄色颗粒,阴性为蓝色颗粒。根据显色强弱分为:- 示无显色或显色细胞<15%, + 示显色细胞≥15%。

    1.4 统计学处理 数据结果的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 13.0版本统计软件包,进行了t检验、χ2检验、Spearman相关分析等。

    2 结果

    2.1 p53和VEGF阳性表达与肺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 p53和VEGF的阳性表达与肺癌患者的年龄、性别和组织学类型无明显关系, P>0.05,与淋巴结转移、浸润(肺门、心包、血管、癌栓)、pTNM分期有关,P<0.05 (P值分别为0.028、0.003和0.014)。p53与原发肿瘤大小和癌细胞分化程度有关,P<0.05(P值分别为0.004和0.034),VEGF则与原发肿瘤大小和癌细胞分化程度无关,P>0.05(表1)。

    2.2 p53和VEGF阳性表达间的相互关系

    83例p53阳性患者中,VEGF阳性表达有52例,占62.7%。87例p53阴性患者中,VEGF 阳性表达有29例,占33.3 %,两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63,P=0.001。

    3 讨论

    p53是肿瘤中最常见的突变基因之一,野生型为抑癌基因,对细胞的生长起负性调节作用;突变型则具有致癌活性,是肿瘤形成的主要原因。目前认为肺癌中p53阳性表达率为46%~68%[2]。也有报道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突变型p53的阳性率为47.8%,小细胞肺癌中为80%左右[3]。本组资料显示,220例肺癌组织中p53阳性表达率为48.63%。

    p53与肺癌的关系国内外有不同的报道。Niklinski[4]等报道p53发生在肺癌早期,随着疾病进展,p53突变率逐渐上升,而与患者的性别、年龄和病理类型无关。Marchetti[5]等研究发现,进展期肺癌(Ⅱ~Ⅲ期)p53阳性率表达显著高于早期肺癌,有局部淋巴结转移者显著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李印[6]等报道阳性表达水平与肺癌原发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状态、pTNM分期和癌细胞分化程度等均有密切关系。但Anderson[7]等则报道,p53阳性表达与年龄、性别、肿瘤大小、有无淋巴结转移和是否浸润等均无关。我们的研究结果显示,p53阳性表达与年龄、性别和组织学类型无关,而与原发肿瘤大小、癌细胞分化程度、pTNM分期、癌细胞浸润状况(肺门、心包、血管)、有无癌栓及淋巴结的转移有关,提示突变型p53参与了肺癌的发生、发展、浸润和转移。

    VEGF与多种肿瘤的发生、转移和预后密切相关。VEGF能特异性地作用于血管内皮细胞,引起内皮细胞分裂增殖,并在体内诱导血管形成,是目前已知的作用最强的促血管生成因子。VEGF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阳性表达率有不同的报道,但大多数文献报道>50 %[8]。我们的资料显示,220例肺癌组织中,VEGF阳性表达率为47.2 %。 

    有报道VEGF的阳性表达与肺癌患者的性别、年龄、局部淋巴结转移、病理组织学类型、癌细胞分化程度及临床病理分期无相关性[9]; Ohta[10]等研究则表明,VEGF的表达水平在有淋巴结转移组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但与肺癌的分型及大小无关。而有些报道却认为,VEGF与肺癌的淋巴结转移及分期有关[11]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1942KB,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