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实用医药》 > 2011年第24期 > 正文
编号:12134038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在防治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中的作用
http://www.100md.com 2011年8月25日 聂文静 寇应琳
    参见附件(12kb)。

     【摘要】 目的 观察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在治疗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中的疗效和作用。 方法 分析郑州市妇幼保健院有产后出血倾向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常规给予缩宫素,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 比较2组治疗效果及产后出血情况。结果 观察组经注射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后, 产后2 h 内及2~24 h 出血量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疗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效果显著且起效迅速。

    【关键词】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子宫收缩; 宫缩乏力; 产后出血

    作者单位:450012 郑州市妇幼保健院(聂文静);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寇应琳)

    产后出血,是分娩期严重的并发症,居导致我国产妇死亡原因的首位,而宫缩乏力是产后出血的首要因素,约占产后出血的70%左右[1]。如何在产前更好的预防产后出血的发生、提高产妇的安全性成为临床产科医生越来越关注的问题。预防性的工作尤为显得重要。传统的产后出血的防治手段如:胎儿娩出后注射缩宫素针针对无高危因素的产妇有普遍的效果。但对于有着宫缩乏力高危因素的产妇,常规注射缩宫素针已不能防治产后出血的发生:如多胎、巨大儿、羊水过多、产程过长等。我院针对相关产妇预防性的应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效果显著。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0年3月至2011年5月分娩有产后出血倾向的足月妊娠阴道分娩或剖宫产者80例。其中多胎妊娠12 例、羊水过多16 例、巨大胎儿25例, 前置胎盘18 例,妊娠合并子宫肌瘤9例,年龄25~35 岁,血小板>100×109/L,出凝血时间在正常范围,均无胃溃疡、哮喘、严重过敏体质、高血压及青光眼等前列腺素禁忌证,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 2组孕周、年龄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给药方法 对照组于胎儿娩出后即予5% 葡萄糖液500 ml 加催产素20 U 静脉滴注,疗效欠佳时可追加缩宫素;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于子宫肌或臀部肌内注射射卡前列素氨丁三醇250 g,疗效欠佳时可间隔15 min重复追加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总量不超过2 mg。阴道分娩者药物经腹部宫体注射或经阴道宫颈注射, 剖宫产者于术中直接宫体注射。卡前列素氨丁三醇(Hemabate,欣母沛,250 μg/ 支)由美国法玛西亚普强制药公司生产;催产素为上海和丰制药有限公司生产。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产妇产后2 h(含术中)、24 h的出血量。可通过称质量法和容积法测得术中出血量,称质量法: 纱布敷料(湿重)-纱布敷料(干重)失血量(血液比重为1.05 g1 ml); 容积法根据容器内收集的游离血及凝血块来估计出血量,将容积法和称重法测量的结果进行累计即为术中总出血量。术后调换一次性防水纸垫,直至术后2 h称质量,按称质量法计算即得术后2 h出血量; 再次调换一次性防水纸垫直至术后24 h 称质量即得术后2~24 h 出血量。观察药物不良反应。同时记录产妇产后24 h血红蛋白的变化情况。另外观察产前、产后及用药前后血压、脉搏、体温等变化情况; 观察用药后的不良反应(如恶心、呕吐、发热、寒战、腹泻等)。

    1.4 诊断标准 胎儿娩出后2 h内阴道出血≧ 400 ml,或胎儿娩出后24 h内阴道出血≧ 500 ml 诊断为产后出血。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1.0 统计软件处理,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结果以(x±s) 表示,计数资料采用χ2 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 结果

    2.1 观察组产后2 h内及产后2~24 h出血量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1。

    表1 两组产后2 h 内及产后2~24 h出血量比较(x±s)

    注: 与对照组比较,* P< 0.05

    2.2 观察组产后24 h血红蛋白下降值为(10.32±2.51)g/dl,对照组产后24 h血红蛋白下降值为(17.28±3.55)g/dl,与对照组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3 不良反应 观察组应用欣母沛后,出现轻微恶心12例,未行特殊处理自行缓解,出现寒颤7例,经肌内注射异丙嗪症状消失;对照组无不良反应。

    3 讨论

    产后出血是分娩期严重的并发症,居导致我国产妇死亡原因的首位,而宫缩乏力是产后出血的首要因素,约占产后出血的70%左右。宫缩乏力原因多样,随着生活水平提高、孕期保健意识增强及生殖医学的成熟发展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12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