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实用医药》 > 2011年第28期
编号:12155468
CT与MRI在颈椎损伤早期诊断中的应用(2)
http://www.100md.com 2011年10月5日 《中国实用医药》 2011年第28期
     上颈椎损伤常合并脊髓损伤,包括寰枢关节脱位、寰枕关节脱位、寰枢椎骨折等。因下颈段椎体活动度大,无颅骨保护,好发脱位及骨折,所以该段脊髓也易受损[2]。颈椎损伤的早期诊断主要依据外伤史、体格检查及影像学检查。随着影像学技术及设备的更新和进步,它在颈椎损伤早期诊断中的作用日益明显。

    螺旋CT图像质量高,扫描速度快,可从任意方位对图像进行重建,直观显示骨折,给予增强还可进行血管损伤的检查[3]。螺旋CT不仅可清晰显示椎弓、寰枢椎的脱位及骨折,还可显示椎管内的游离骨片[4]。本研究中,螺旋CT检出椎弓骨折明显高于MRI(P<0.05),通过三维重建、多方位重组可从多方位观察,更有利于病变观察诊断。对于颈椎损伤所致的椎管狭窄、椎间孔狭窄,还可通过横断位CT显示。MRI的骨折检出率低于CT,压缩性骨折,显示为椎体楔形变,呈长T1、长T2信号为主的混杂信号;棘突骨折,显示为棘突连续性中断,周围软组织呈长T2信号;爆裂骨折,显示为椎体正常形态消失,呈混杂信号。CTA图像在显示血管方面有其特有的优势,对因横突骨折引起的椎动脉损伤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 http://www.100md.com
    磁共振是一种多参数成像方法,因对软组织具很高分辨率,故可清晰显示软组织的层次。可从多方位成像,多角度观察病变(矢状位、冠状位、轴位、斜面)。对于颈椎损伤诊断,最大的优势为对脊髓损伤的显示[5],脊髓损伤包括脊髓出血、脊髓肿胀、脊髓水肿、脊髓断裂。脊髓出血,因出血时间不同呈不同信号,急性期呈等或混杂TI、短T2WI信号,亚急性期逐渐转化为短T1、长T2WI信号。脊髓水肿,表现为脊髓肿胀,呈等长T1、长T2信号。脊髓断裂,表现为脊髓连续性中断,信号不均。本研究中,MRI对脊髓损伤显示率为100%,与螺旋CT相比,有明显优势。MRI对于颈椎周围软组织损伤、韧带损伤、椎间盘损伤中也有较高应用价值。椎间盘损伤,表现为椎间盘连续性中断,呈长T1、长T2信号,形态不规则。韧带损伤,表现为韧带连续性中断,呈等短T1、长T2信号。

    综观CT与MRI的发展,可以看出,不论在设备上,技术上,乃至临床应用上都有很大的进步,促进了临床医学的发展。但临床医学的进步又对医学影像学提出了更高更多的希望。例如脊髓,不仅希望能做出脊髓的定位、定量和定性诊断,还希望了解脊髓局部侵犯的范围、区分脊髓的脱位性,以及分级与分期等。更希望能早期作出诊断。CT与MRI对此能发挥不小的作用,但也还不能满足临床的要求。尽管CT与MRI有很好的病变显示能力(敏感性),但其特异性与准确性还有待提高。进一步提高CT、MRI的性能是必要的。此外,综合运用CT与MRI和其他影像学手段,密切结合临床与实验室检查,借以提高诊断水平仍是我们必须遵循的诊断原则。
, 百拇医药
    总之,CT能清晰的显示椎弓骨折,椎管内游离骨片,寰枢椎损伤,MRI在显示椎间盘损伤、脊髓损伤、韧带损伤有明显优势。CT与MRI可以在颈椎损伤的早期给予准确、的及时信息,有利于患者的康复治疗。

    参 考 文 献

    [1] 龚瑞,金群华,等.多层螺旋CT在上颈椎损伤诊断及分型中的应用.中华创伤杂志,2007,23(2):135-137.

    [2] 龙浩,肖杰,等.64例下颈椎损伤治疗体会.山东医药,2008,48(17):61-62.

    [3] 朱怀仕,刘俊宾,等.螺旋CT三维重建对上颈椎损伤的临床应用价值.中国实用医药,2009,4(30):66-68.

    [4] 杨明方,胡罗建,等.16层螺旋CT后处理技术在颈椎损伤中的应用.医疗卫生装备,2008,29(12):95-96.

    [5] 张荣恒,张维博.MRI在诊断颈椎外伤中的应用价值.实用诊断学与治疗杂志,2007,21(6):93-94., http://www.100md.com(陈志明 张雄彪)
上一页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