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实用医药》 > 2012年第10期
编号:12242945
经验交流
http://www.100md.com 2012年4月5日 《中国实用医药》 2012年第10期
     【摘要】 本文为了探讨天麻不同切制方法的质量,本人以天麻的外观质量及天麻素的相对含量和冷浸出物、热浸出物、醇溶性浸出物的百分含量为指标,进行了质量比较,结果表明,天麻切制方法以蒸切法为好。

    【关键词】 天麻;质量;天麻素;浸出物1 实验材料与仪器

    11 材料 天麻由本院中药房提供,经鉴定为兰科多年生寄生草本植物天麻Gastrodia elata BL的块茎,为一等春麻。炮制品系同一批天麻加工而得。

    12 仪器 751 gD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上海分析仪器厂)。

    2 方法及结果

    21 样品炮制 ①润切:取天麻置冷水中(25℃)浸60 min左右,取出润软,切成薄片、干燥。②蒸切:取天麻洗净,置蒸气中(90℃~100℃)蒸10 min左右,软化后迅速切成薄片,干燥。③烘切: 取天麻洗净,置红外线干燥箱中(65℃~75℃)烘60 min左右,迅速取出切制成薄片,放冷即得。

    3种切制方法的外观质量见表1、2。

    22 天麻素含量测定 取加工好的天麻(20目)5 g,加95%乙醇10 mk,冷浸48 h,不时振摇后,母液稀释1000倍,在紫外光区221 nm处(kgε397)测定吸收度,然后按吸收系数(E_1 cm~1%)为337计算样品中的天麻素含量。结果见表3。

    23 天麻浸出物含量测定 按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5年版附录(56页)规定方法,分别对3种样品作冷浸法、热浸法、醇浸法测定,浸出物结果见表4。

    3 小结

    31 烘切天麻的外观质量较好,蒸切和润切有翘片现象,这是由于天麻在加工过程中经蒸煮后,淀粉糊化,干燥后角质化所致,且损耗率较大。

    32 天麻素的含量及3种浸出物的含量高低顺序为蒸切>烘切>润切。对于同一样品,浸出物法的含量顺序为热浸法>冷浸法>醇浸法。

    33 从天麻素测定结果比较,天麻切制方法以蒸切法较为理想,天麻素的含量较高,但损耗率相对较大。

    参 考 文 献

    [1] 叶定江,张世臣,吴皓中药炮制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3:227230.

    [2]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附录56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 百拇医药(徐智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