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实用医药》 > 2013年第34期 > 正文
编号:12676524
IABP在PCI的应用与护理体会
http://www.100md.com 2013年12月5日 中国实用医药2013年第34期
     【摘要】 目的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治疗(IABP)用于支持和稳定心脏功能,能将患者从缺血性心脏病和心力衰竭带来的痛苦中解脱出来。方法 为2010年6月~2013年10月PCI治疗521例中的49例患者行IABP术的临床资料进行护理回顾与总结。结果 47例临床无并发症康复出院,2例术后死亡,临床救治成功率95.9%。结论 IABP患者在经历诸如急性心肌梗死,心源性休克和不稳定型心绞痛等急性冠脉综合征时就需要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治疗以支持和稳定患者的心脏状态。IABP术后护理是IABP术后患者成功获益地重要保证。

    【关键词】 主动脉球囊反搏术;心源性休克;护理

    IABP能有效的增加心脏输出,提供更多的动脉血到心脏的冠状动脉,而且同时减少心脏后负荷和心肌的氧需求,对高危心脏使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泵和反搏导管进行反搏治疗能将患者从缺血性心脏病和心力衰竭带来的痛苦中解脱出来[1]。作者对通化市中心医院自2010年6月~2013年10月PCI术后行IABP的49例患者进行观察和护理,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自2010年6月~2013年10月为本院急危重症心脏患者行PCI治疗的患者中49例实施IABP,其中男性42例,女性例7例,其中年龄为41~80岁,平均年龄为52.7岁。IABP置入血管通路:右侧股动脉35例,左侧股动脉14例,应用天数3~21 d,47例顺利脱机无并发症,1例术后死于心源性休克,1例心力衰竭、呼吸衰竭不能脱机,死于多功能脏器衰竭。

    1.2 方法 49例患者全部采用股动脉入路。患者取平卧,局麻后经股动脉使用血管鞘管建立血管通路后直接插入IABP气囊导管,在X线定位下,气囊导管头端置于主动脉弓下约1~2 cm,成功连接压力导管及测试导管后,启动IABP泵,IABP泵及气囊正常工作后,用缝线将体外部分的气囊导管(含鞘管)固定于皮肤上。需要时根据心电监测和主动脉压力波形顺序调整反搏频率和时相。

    2 结果

    49例患者均在导管室X线下指导下置入IABP球囊,IABP应用天数为3~21 d,其中47例顺利脱机,1例术后因心源性休克死亡,1例因多功能脏器衰竭,心力衰竭、呼吸衰竭脱机后死亡。

    3 护理

    3.1 术前护理 向患者及家属做好思想工作,以取得合作,检查仪器是否处于正常工作状态;复习仪器各键功能、操作程序及数值设置方法,检查腹股沟有无瘢痕。穿刺部位备皮清洁。

    3.2 术中心理护理 患者由于疾病带来的痛苦,常表现出忧郁,应给患者精神上的安慰和鼓励,消除患者紧张、忧郁、恐惧的心理状态,避免各种不良刺激。血压上升,脉搏加快,易诱发心绞痛,导致梗死面积扩大,心力衰竭加重。

    3.3 术后护理

    3.3.1 一般护理 为患者营造一个安静、安全、整洁的环境每1~2 h为患者翻身一次,并鼓励患者深呼吸及自主排痰预防肺感染,绝对卧床,取平卧位或半卧位<45°,上气垫床,穿刺侧下肢伸直,避免屈膝、屈髋,踝关节处用约束带固定避免打折。同时注意定时对制动肢体进行有规律的按摩,防止静脉血栓的形成。

    3.3.2 心电监护 正确选择电极片的粘贴部位是保证IABP球囊正常工作的第一前提条件,IBAP球囊工作的常用并有效的触发模式是心电触发。电极片的牢固粘帖是保证IABP监护仪上呈现良好心电图的重要保障[2]。电极片不要粘贴在患者易出汗的部位,如心前区部位可以用双侧锁骨下区替代等。粘贴电极片部位必须用酒精反复擦拭力求完全脱脂也是能够呈现良好心电图的重要保障。另外选择一个R波明显的心电图导联,以便心电准确触发IABP球囊充盈的周期。

    3.3.3 观察患侧肢体[3] 确定患侧足背动脉搏动处,并在皮肤上作标记,每小时记录足背动脉搏动次数、强弱、肢体皮温、颜色、痛觉1次、穿刺处有无渗血并与健侧肢体作比较。

    3.3.4 观察反搏效果 反搏的有效指征包括微循环的改善皮肤面色可见红润、鼻尖、额头及肢体末端转暖,中心静脉压、肺动脉压下降尿量增多,舒张压收缩压回升。

    3.3.5 导管的护理 导管的通畅是保证IABP球囊泵正常工作的重要保障。各班做好认真交接检查导管:①反搏压力变化。②观察导管连接处有无松动,主要观察导管内有无血液反流现象。③压力盐水袋的压力不少300 mmHg并且每小时冲管道一次,每次连续冲洗时间不少于15 s以保证肝素盐水进入3~5 ml/h,以免导管内形成血栓影响压力监测,误导临床对病情的观察及用药。患者患肢弯曲必须≤45°,防止导管打折影响导管的压力传导。每天在严格的无菌条件下更换鞘管插管处敷料,更换敷料时要防止鞘管或反搏导管移位,影响反搏效果。

    3.3.6 撤管的护理 拔管后常应用闭合器闭合穿刺血管并加压包扎24 h,注意观察伤口情况,避免穿刺侧肢体过度弯曲。

    4 讨论

    IABP植入术是临床对危重患者支持和稳定心脏功能,从缺血性心脏病和心衰带来的痛苦中解脱出来的重要手段之一,术后护理是置入IABP患者保障IABP球囊及IABP泵正常工作的重要保障。作者总结术后护理的体会有:①患者的电极片的张贴是保障显示仪上有良好心电图的前提,可包括调整粘贴部位(双侧锁骨下区替代易出汗的心前区),反复的酒精脱脂保证连接良好等。②冲水管的连接是压力监测的重要保障,要注意观察导管内有无血迹的反流。③患者穿刺肢体的护理是避免血栓形成的重要步骤,据文献[4]报道静脉血栓的发生率3.23%,本院49例无一例发生。

    参 考 文 献

    [1] 杨新春.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策略.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1:11.

    [2] 李媛,骆红霞,曹蓓,等.心脏有视手术后应用IABP的观察与护理.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04,1(002):116117.

    [3] 侯岩芳,姚司臣,薛玉增.常用心血管病介入治疗知识问答.北京: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2007.

    [4] 郭永红,张丽萍,王梅,等.浅谈IABP的临床应用与护理.中国医药指南,2010(5):107.
------
    张淼 滕松刚 张巍 通化市中心医院;

    【摘要】目的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治疗(IABP)用于支持和稳定心脏功能,能将患者从缺血性心脏病和心力衰竭带来的痛苦中解脱出来。方法为2010年6月~2013年10月PCI治疗521例中的49例患者行IABP术的临床资料进行护理回顾与总结。结果 47例临床无并发症康复出院,2例术后死亡,临床救治成功率95.9%。结论 IABP患者在经历诸如急性心肌梗死,心源性休克和不稳定型心绞痛等急性冠脉综合征时就需要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治疗以支持和稳定患者的心脏状态。IABP术后护理是IABP术后患者成功获益地重要保证。

    【关键词】 主动脉球囊反搏术 心源性休克 护理

    【分类号】R473.5

    IABP能有效的增加心脏输出,提供更多的动脉血到心脏的冠状动脉,而且同时减少心脏后负荷和心肌的氧需求,对高危心脏使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泵和反搏导管进行反搏治疗能将患者从缺血性心脏病和心力衰竭带来的痛苦中解脱出来[1]。作者对通化市中心医院自2010年6月~2013年10月PCI术 (张淼 滕松刚 张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