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实用医药》 > 2014年第13期 > 正文
编号:12472329
100例两种不同缝合方式动静脉内瘘术的手术效果分析
http://www.100md.com 2014年5月5日 胡学芹
第1页

    参见附件(2062KB,2页)。

     【摘要】 目的 探讨间断缝合与连续缝合两种不同缝合方式建立动静脉内瘘的手术效果, 以期进一步提高动静脉内瘘成功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月1月~2011年3月在本院建立动静脉内瘘10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 其中男59例, 女41例, 平均年龄(51±13)岁, 一组57例患者采用动静脉间断缝合法, 另一组43例患者采用动静脉连续缝合法, 分别予7-0无损伤血管缝合线端端吻合。比较两组患者术后24 h、3个月、6个月瘘管通畅率及1个月、3个月、6个月内瘘血流量, 并对相关数据做统计学处理。结果 两组患者术后24 h、3个月、6个月瘘管通畅率比较, 间断缝合法通畅率大于连续缝合法,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透析时血流量比较, 第1个月无明显差异, 第3个月、第6个月时对比间断缝合法血流量大于连续缝合法,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动静脉内瘘间断缝合术是理想的选择, 其瘘管通畅率, 透析时血流量明显优于连续缝合术。间断缝合法可作为血液透析患者透析通路的首选手术方式。

    【关键词】 动静脉内瘘术;间断缝合;连续缝合;手术效果

    自体动静脉内瘘(native arterio-venous fistula, AVF)是目前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使用最广泛的永久性血管通路。本文回顾分析2009月1月~2011年3月在本院建立动静脉内瘘10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 分别采用连续缝合法和间断缝合法进行端端吻合建立动静脉内瘘对临床效果进行比较,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收集本院2009年1月~2011年3月100例终末期肾衰患者的临床资料, 其中男59例, 女41例, 平均年龄(51±13)岁, 将其分为间断缝合法组(57例)和连续缝合法组(43例)建立动静脉内瘘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2062KB,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