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实用医药》 > 2014年第35期 > 正文
编号:12524238
人乳头瘤病毒检测在宫颈上皮内瘤变诊断及随访中的意义
http://www.100md.com 2014年12月15日 杨俐?邓少君
第1页

    参见附件(1529KB,2页)。

     【摘要】 目的 探讨人乳头瘤病毒(HPV)在宫颈上皮内瘤变(CIN)中的表达, 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通过HPV检测尽早筛查出患宫颈上皮内瘤变的高危人群。并对术前术后随访中高危型HPV变化与病变残留复发情况进行动态观察及分析, 以便采取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措施。方法 对169例宫颈病变患者采用杂交捕获技术对HPV进行筛查, 并通过阴道镜对可疑病灶多点活检。结果 169例宫颈病变患者中HPV阳性者68例(40.2%), 阴性者101例(59.8%);病理活检慢性炎症73例(43.2%), 宫颈癌及癌前病变96例(56.8%);HPV阳性患者的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率为70.8%(68/96)。结论 检测高危型HPV不仅可以发现现行的宫颈疾病患者, 还可以发现存在高危风险的人群,是监测 CIN的一个重要的指标;通过检测高危型HPV, 有针对性地进行活组织病理检查, 可有效地指导临床, 有助于探讨 CIN的发病机制。

    【关键词】 宫颈上皮内瘤变;人乳头瘤病毒;杂交捕获技术

    近年来宫颈癌的发病呈上升以及年轻化趋势。高危型HPV被认为是宫颈癌的明确病因,感染时可导致宫颈上皮瘤变级, CINⅡ级及Ⅲ级是宫颈癌的癌前病变。对HPV感染的检测、治疗和预防, 可能成为早期发现宫颈病变和预防宫颈癌的颇有前途的方法[1, 2]。本文通过探讨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感染与宫颈活检病理诊断CINⅡ级及以上病变的关系, 研究其在随访中的应用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1年7月~2012年7月妇科门诊及住院部就诊时有临床指征作阴道镜活检的169例患者, 均采用杂交捕获技术对HPV进行筛查。患者年龄最小25岁, 最大58岁, 平均年龄34.7岁,平均孕次3.77次, 平均产次1.62次。根据阴道镜下宫颈多点活检的结果将其分为四组进行对比分析。第1组:慢性宫颈炎作为对照组, 共73例患者;第2组:CINⅠ组, 共56例患者;第3组CINⅡ组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1529KB,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