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实用医药》 > 2015年第10期
编号:12610651
后腹腔镜泌尿外科手术致后腹膜腔感染病因探讨(2)
http://www.100md.com 2015年4月5日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第10期
     在进行手术治疗时, 若实施一次性后腹膜腔扩张则需注意间隙保持适宜性, 不可过大。在手术治疗过程中, 有的操作医生会将腰背筋膜进行小切口切开, 在用手指深入到后腹膜腔时, 往往会将其扩大, 然后以水囊将其扩张, 如此操作具有一定简单性, 而且安全性较高, 但是由于手术切口过大, 实施手术时极易导致皮下气肿症状的发生。针对此种情况, 手术中可进行皮肤小切口(1 cm), 应用穿刺曲卡(10 mm)直接穿刺到腰背筋膜的下处, 此时出现较为显著突破感, 然后拔除针芯, 若在观察镜内发现黄色脂肪, 则表示为腹膜后间隙, 可将套管置入肾筋膜扩张管中, 然后进行注水, 大约为400~1000 ml[5]。

    在实施腹腔镜操作时最为常见的一个问题是在手术中极易存在出血现象, 经本文研究可知, 5例患者发生后腹膜腔感染症状, 其中2例因出血而引发, 所以在手术过程中如何进行彻底性止血具有关键作用。在2例因出血而引发的后腹膜腔感染患者中, 其均为后腹腔镜手术早期患者, 1例患者在手术过程中将全部血管实施主动电凝后切断处理 ......
上一页1 2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139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