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实用医药》 > 2015年第26期
编号:12558700
高校教工健康现状及社区健康教育调查分析(1)
http://www.100md.com 2015年9月15日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第26期
     【摘要】 目的 通过对高校社区教工健康教育需求及开展现状的调查, 确定高校社区教工健康状况、社区健康教育的不同需求, 探讨相应的教育对策。方法 通过自制调查问卷的方式对参与体检的高校教工随机抽样200名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高校教工存在一些错误的健康意识, 身体异常现象非常普遍;90.50%的高校教工愿意参加社区健康教育活动;72.50%的高校教工获得过社区健康教育;在健康教育的内容方面, 以希望获取疾病预防、疾病治疗、院前急救知识的居多, 分别占89.50%、85.00%、81.50%;在希望开展健康教育的途径方面, 以健康知识讲座和义诊、咨询活动居多, 分别占89.00%和73.50%;60.50%的高校教工对健康教育的内容感到满意;54.00%的高校教工对健康教育人员感到满意。结论 高校社区教工对社区健康教育存在多方面需求, 社区健康教育的开展需加大深度力度, 使工作真正达到实效。

    【关键词】 高校教工;健康现状;社区健康教育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5.26.212
, 百拇医药
    随着医学模式、疾病谱、死亡谱的转变发展, 随着大量电子产品的普及、人们生活方式的一些逆向改变以及由于空气质量、食品安全等问题, 社会人群的亚健康状态普遍化, 危害日益严重。我国当前正在大力推进健康城市建设。社区作为人居环境科学五大层次之一, 是城市中满足人们物质、文化、娱乐等生存与发展需求的最基本的组成单元。满足人民群众健康需求的一个有效途径就是社区卫生服务。健康教育是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基础环节, 是提高社区教工基本卫生常识、增强健康保健意识的重要途径[1]。为了了解高校社区教工的健康状况及对社区健康教育的不同需求, 社区健康教育开展的实际效果以及探讨相应的教育对策, 作者选取2013年3月~2014年5月的高校教工进行了研究。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3月~2014年5月广州市某高校社区教工进行研究, 于2013年11月份对参与体检的教工随机抽样, 由工作人员当场发放调查问卷、当场指导、教工当场作答、工作人员当场回收问卷。共发放问卷200份, 回收问卷200份, 其中有效问卷200份, 问卷回收率和有效率均为100%。样本中男108名, 占54%, 女92名, 占46%;年龄25~86岁;大专及以下文化程度48名, 占24%, 本科及以上文化程度152名, 占76%。
, 百拇医药
    1. 2 方法 采用的研究方法主要有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专家咨询法、访谈法。第一步查阅文献资料, 了解和掌握国内外城市社区健康教育相关理论成果、教育理论、现代健康观等基本理论及实践经验, 全面深入了解该高校社区教工社区健康教育现状、存在的问题。根据相关理论和案例自行设计调查问卷, 并征询有关专家的意见进行修订, 经系统培训, 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部分健康教育人员协助调查。调查内容有:个人基本信息如性别、年龄、从事专业等, 健康意识、疾病、压力来源、生活方式、锻炼状况、健康促进行为、对社区健康教育的评价、希望获得的健康知识、希望获得健康教育的途径等。

    2 结果

    2. 1 健康状况 ①从总体来看, 96.38%的教工筛查出身体异常;多人存在几种疾病并存的现象;慢性病发病率数量显著。②按照人体系统分析来看, 除运动系统疾病、泌尿系统疾病在性别上的疾病检出率无差异, 消化系统、呼吸系统、生殖系统、内分泌系统等均在性别、年龄上的疾病检出率有显著差异。③疾病检出状况与性别关系, 男性教工疾病检出率高的为高血脂、高血压、脂肪肝, 而妇科疾病在女性教工中明显。④疾病检出状况与年龄关系, 35岁以下青年教工各种疾病检出率均不高;36~55岁, 男性教工表现为高血脂、高血压、脂肪肝, 女性教工主要是高血压和妇科疾病56岁以上, 男性教工表现显著的是超重、肥胖、前列腺增生、心血管异常, 而女性教工为心血管异常、高血脂、高血压。
, 百拇医药
    2. 2 教工健康认知及行为

    2. 2. 1 健康意识分析 在健康意识方面, 不同年龄、不同专业的男女教工均表现惊人的一致。健康意识缺失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认为身体没病就是健康, 就不用锻炼;体力劳动能代替体育锻炼;运动量越大, 锻炼效果就越好;忽视体育运动前后的热身或放松活动;在雷电等恶劣天气条件里仍然坚持运动;认为只要多运动、多出汗就能减肥;运动后大量饮水;空腹运动无碍健康;运动后随意进食;季节变化无关体育锻炼。

    2. 2. 2 压力来源分析 男性教工压力来自工作和社会, 女性教工压力来自生活和心理;30~50岁教工压力来自超负荷的工作, 50岁以上教工压力来自社会;理工科教工承受更大的压力;助教压力主要来自生活, 讲师和副教授压力主要来自工作, 教授压力主要来自社会。

    2. 2. 3 生活方式分析 男性教工饮酒吸烟显著高于女性, 而就餐、睡眠无差异;不同年龄教工吸烟、就餐、睡眠等方面无差异;理科教工饮酒、吸烟、不按时就餐高于文科教工;讲师和副教授睡眠时间多在6 h以下, 其他方面无差异。
, 百拇医药
    2. 2. 4 锻炼状况分析 女性教工比男性教工锻炼少;男性倾向羽毛球、篮球、足球等力度大的运动, 女性倾向健美操、游泳、散步等强度小的运动;随年龄增长, 呈锻炼次数增多, 时间延长趋势;低职称教工锻炼较少。

    2. 2. 5 健康促进行为分析 不同性别、不同职称教工健康促进行为各方面无差异;30岁以下教工会通过健康知识讲座获得, 其他方面无差异;不同性别、年龄、职称、专业的教工都能通过相互交流获得健康知识, 患病时首选到医院就医。

    2. 3 对社区健康教育的评价 90.50%的高校教工愿意参加社区健康教育活动;72.50%的高校教工获得过社区健康教育;60.50%的高校教工对健康教育的内容感到满意;54.00%的高校教工对健康教育人员感到满意。社区教工对社区健康教育的评价。见表1。, 百拇医药(高文宏 杨永忠 黄飘)
1 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