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实用医药》 > 2015年第28期
编号:12580994
3种血清标志物在原发性肝癌高危人群检测的临床观察
http://www.100md.com 2015年10月5日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第28期
慢性乙型肝炎,乙型肝炎肝硬化代偿期
     【摘要】 目的 观察原发性肝癌高危人群慢性乙型肝炎及乙型肝炎肝硬化代偿期患者血清标志物甲胎蛋白(AFP)、甲胎蛋白异质体3(AFP-L3)、高尔基体蛋白73(GP73)的浓度, 提高原发性肝癌早期诊断率。方法 对3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炎组)和30例乙型肝炎肝硬化(肝硬化组)代偿期患者, 定量检测血清标志物AFP、AFP-L3、GP73的浓度。并在48周后复查。结果 肝炎组血清AFP、AFP-L3、GP73浓度低于肝硬化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4周后肝硬化组3例AFP正常, 而AFP-L3、GP73浓度升高的患者肝脏磁共振检查确诊为原发性肝癌。48周后肝硬化组又有2例AFP-L3、GP73浓度升高的患者肝脏磁共振检查确诊为原发性肝癌。结论 临床上慢性乙型肝炎及肝硬化代偿期均可能进展为肝癌, 但肝硬化患者更容易进展为肝癌, 检测血清标志物AFP、AFP-L3、GP73浓度可提高早期原发性肝癌诊断的准确性。

    【关键词】 血清标志物;慢性乙型肝炎;乙型肝炎肝硬化代偿期

    原发性肝癌(PHC)在我国已成为第二恶性肿瘤。普遍认为肝癌的发生是一个包括癌基因激活和抑癌基因失活的多因素、多步骤过程[1]。但关于肝癌的确切病因尚不清楚。在我国主要以病毒性肝炎(HBV-HCV) 的慢性持续感染是肝癌发生的主要背景, 乙型肝炎相关者占70%~80%, 丙型与丁型肝炎相关者为15%~20%。约5%的肝癌可能与黄曲霉毒素、饮用水污染、遗传因素等有关[2]。目前临床上对于原发性肝癌的诊断需要多种血清标志物及肝脏影像学相结合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931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