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实用医药》 > 2015年第32期
编号:12731123
冠心病患者 D—二聚体、血小板膜糖蛋白测定及临床分析(2)
http://www.100md.com 2015年11月15日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第32期
     GP Ⅰb的含量过多表示活化血小板和膜表面粘附因子作用容易被吸引到发生损伤冠状动脉处 , 这是冠状动脉事件发生的重要因素之一[2]。GP Ⅱb和Ⅲa含量上升则意味着其复合体作为受体与配体纤维蛋白原结合几率增大 , 进而形成了血小板血栓[3]。这种现象是冠状动脉事件发生与发展的病理基础。除此之外 , 本实验证明 UA患者的 GP Ⅰb、Ⅱb、Ⅲa值和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 P>0.05), 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 UA血小板暂时处于静止状态。

    D-D是交联纤维蛋白于纤溶酶作用之下产生的特异性产物 , 患者发生血栓病变且存在纤溶亢进的时候 , D-D在血浆中的含量会发生明显变化 , 因此 , D-D的含量升高可以被当做血栓形成或者发生溶解的标志 , UA患者的 D-D含量比其余两组高 , 但 SA组在该指标上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 P>0.05), 这表明 UA患者存在冠状动脉血栓 ......
上一页1 2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3623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