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实用医药》 > 2016年第6期
编号:12754953
良性发作性位置性眩晕的临床特点及治疗分析
http://www.100md.com 2016年2月25日 中国实用医药 2016年第6期
     【摘要】 目的 探讨良性发作性位置性眩晕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 76例良性发作性位置性眩晕患者, 随机分为观察组(46例)与对照组(30例), 分别采用耳石手法复位治疗和药物治疗, 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100.0%)明显高于对照组(60.0%),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对良性发作性位置性眩晕临床特征进行分析, 然后采取耳石手法复位治疗可以取得较满意的临床效果。

    【关键词】 良性发作性位置性眩晕;临床特点;治疗

    良性发作性位置性眩晕(BPPV)是神经内科常见的眩晕症, 其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清楚, 多认为与脱落的耳石在头位变动时震动内淋巴引起前庭功能平衡失调有关。药物治疗疗效不佳, 往往靠耳石手法复位才能获得满意的效果[1]。本研究旨在探讨总结BPPV的临床特点, 以及对治疗方法进行分析, 目的是为临床上BPPV的诊治积累经验。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择2013年2月~2015年9月在本院神经内科治疗的76例良性发作性位置性眩晕患者。男46例, 女30例, 年龄32~68岁, 平均年龄(49.5±8.8)岁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608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