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实用医药》 > 2017年第9期
编号:13062812
联合应用CSF和胃镜诊断癌性脑膜炎1例(1)
http://www.100md.com 2017年3月25日 《中国实用医药》 2017年第9期
     【关键词】 脑脊液;胃镜;癌性脑膜炎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7.09.078

    1 病例资料

    患者男, 74岁, 已婚, 汉族, 农民。主因“头痛、头晕半月余, 加重伴抽搐3 d”于 2016年1月6 日14:51入院。患者入院前半月无明显诱因出现头痛, 以头顶及双侧颞部疼痛明显, 伴头晕, 呈阵发性, 无视物旋转。入院前3 d头痛头晕加重, 伴恶心、呕吐, 呕吐物为胃内容物, 遂就诊于当地医院, 住院期间突然出现意识不清, 伴双眼上翻, 牙关紧闭, 吹气, 双上肢摸索, 双下肢伸直, 无尿便失禁, 持续约1~2 min症状消失, 2 d前上述症状发作频率增加, 7~8次/d, 家属诉其偶有幻视, 遂就诊于本院急诊, 给予“镇静、改善循环、脱水”等治疗, 行颅脑磁共振(MR)示:脑内散在缺血灶。入院当日症状未再发作, 仍有幻视, 头痛仍未缓解, 为进一步诊治收入院。患者自发病以来, 精神差, 进食少, 睡眠多, 大小便正常。个人史:吸烟40年, 20~40支/d;饮酒史40年, 白酒约1两/d。既往史、婚育史、家族史:无特殊。体格检查:体温(T)36.5℃, 脉搏(P)88次/min, 呼吸(R)18次/min, 血压(BP)111/53 mm Hg(1 mm Hg=0.133 kPa)。患者消瘦, 内科查体无异常。NSPE:神志清楚, 言语清晰, 记忆力、计算力、定向力正常;双侧瞳孔等大等圆, 直径约0.3 cm, 对光反射灵敏, 眼动正常, 双侧额纹及鼻唇沟对称, 伸舌居中, 悬雍垂居中, 咽反射存在;双侧肢体肌力5级, 肌张力正常, 四肢腱反射(++), 双侧Babinski征(-);感觉对称存在, 共济检查正常, 颈软, 布氏征、克氏征(-)。

    辅助检查:血常规:血色素、血小板、白细胞计数正常, 中性粒细胞比率88.8%, 淋巴细胞比率5.9%, 急症组合:Na+ 132 mmol/L, K+ 3.3 mmol/L, 葡萄糖(GLU) 7.66 mmol/L, 肿瘤指标筛查示:癌胚抗原121.0 ng/ml, 糖类抗原125 37.4 U/ml, 糖类抗原153 47.2 U/ml, 铁蛋白 429.99 ng/ml, D-二聚体5040 ng/ml。

    甲功:游离三碘甲腺原氨酸(T3)1.63 pg/ml, 促甲状腺激素

    0.3111 μIU/ml。感染疾病筛查、血脂、血糖、肝肾功能等未见明显异常, 脑电图:少量尖波/尖慢波, 轻度异常脑电图。腰椎穿刺脑脊液(CSF)检查:初压>500 mm H2O(1 mm H2O=

    0.0098 kPa), 患者不能配合放松, 仅能测初压, 外观清亮, CSF常规+细胞学:脑脊液白细胞计数220×106/L, 淋巴细胞8%, 中性分叶核92%;CSF生化:氯 114 mmol/L, 葡萄糖1.68 mmol/L,蛋白862 mg/L。颅脑MR+磁共振血管造影(MRA):未见明显异常, 胸部+腹部CT示:双肺多发纤维灶, 部分轻度间质性纤维化, 纵隔淋巴结轻度肿大, 双侧腹股沟区多发淋巴结轻度肿大;肝囊肿, 食管下段-贲门处管壁增厚, 双側腹股沟区多发淋巴结轻度肿大, CSF脱落细胞学:查见非小细胞Ca(CaC), 胃镜检查示:贲门胃底癌?待病理(后病理回报:胃底贲门腺癌)。

    入院后给予脱水降颅压、抗癫痫、补液、补钾等纠正电解质紊乱、营养支持及对症处理, 患者病情无改善, 持续头痛, 间断呕吐, 意识逐渐模糊, 精神差。住院7 d, 于1月13日家属放弃治疗, 自动出院, 出院时情况:患者一般情况差, 精神萎靡不振, 嗜睡, 呼之可应, 听力下降明显, 仍有头痛, 以前额胀痛为主, 无抽搐发作, 饮食差, 出院后随访:患者于2016年1月14日夜间死亡。

    2 讨论

    脑膜癌病又称为癌性脑膜炎, 是指恶性肿瘤弥漫性或多灶性软脑膜播散或浸润, 为中枢神经系统转移瘤的一种特殊分布类型, 是恶性肿瘤致死的重要原因之一, 它是颅内转移瘤的一种特殊形式, 可有/无脊髓和脑实质内转移性肿瘤结节[1-3]。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为持续性加重的头痛, 继而出现呕吐、颅内高压、视乳头水肿及脑膜刺激征。原因为肿瘤对颅神经及脑组织的压迫, 或者瘤体阻碍脑脊液的循环与吸收, 影响脑部血液回流而出现的颅内压增高症等[4, 5]。临床症状因肿瘤的部位不同而不同:大脑凸面的肿瘤可发生癫痫和急性缺血;位于脑室内的肿瘤可影响脑脊液的吸收和循环, 进而出现颅内压增高的症状;大脑镰附近的肿瘤表现的临床症状可能为双下肢无力、增高的颅内压, 少数可引起排尿困难、甚至癫痫[6-8]。常继发于肺癌、胃癌、卵巢癌、乳腺癌及恶性黑色素瘤等[9]。约1.7%~5.5%的胃癌最后转移至脑膜。在实体肿瘤患者中其发生率约为5%~18%[10], 位居中枢神经系统转移瘤的第三位。因影像仪器及技术的进步或者患者生存时间延长的关系, 脑膜癌病的诊断率及发病率有逐年升高的趋势[11]。

    目前脑脊液(cerebro-spinal fluid, CSF)检查变得尤为重要, 也相当有意义, 尤其是细胞学检查, 对脑膜癌病的诊断的金标准是在显微镜下找到癌细胞, 阳性率较低, 只有60%, 如阳性率提高到85%以上可能需要3次以上的检测, 因此多次重复CSF细胞学检查可以提高阳性发现率[12], 除此之外, 另外一种辅助检查也相当重要, 那就是肿瘤标记物检查, 如铁蛋白, 癌胚抗原等。当癌胚抗原增加明显时, 应警惕转移性肝癌、胃癌、胰脏癌、肺癌、mutin性卵巢癌或甲状腺髓样癌的发生[13]。

    目前国内诊断脑膜癌病多采用以下标准:①临床上有新近出现的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②有明确的癌症病史;③CSF细胞学检查阳性;④典型的CT、MRI影像学表现;凡具备①、②项加上③或④项即可确诊。如果患者本身患有肿瘤, 且影像学有明确的表现, 即使CSF细胞学检查结果阴性也可诊断为脑膜癌病。, 百拇医药(卜宪聪 袁冰)
1 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