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实用医药》 > 2017年第10期
编号:13059555
羟乙基淀粉40氯化钠注射液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疗效评估(1)
http://www.100md.com 2017年4月5日 《中国实用医药》 2017年第10期
     【摘要】目的探讨分析羟乙基淀粉40氯化钠注射液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60例进展性脑梗死患者, 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以及联合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羟乙基淀粉40氯化钠注射液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 每组30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Barthel指数、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治疗前, 两组患者NI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7、14 d, 联合治疗组NIHS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 两组患者Barthel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6个月, 联合治疗组患者Barthel指数均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7%, 高于对照组的80.0%,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3%, 低于对照组的20.0%,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羟乙基淀粉40氯化钠注射液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的疗效更加显著, 安全性更高, 不良反应较少,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 羟乙基淀粉40氯化钠注射液;进展性脑梗死;临床疗效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7.10.050

    进展性脑梗死是临床常见的疾病类型, 起病较急且病情进展较快, 经流行病学调查显示, 该病占全部脑梗死的十分之一, 该病多发于50岁以上患者[1]。随着我国社会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老龄人口增加, 预计该病发病率会进一步增加[2]。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死亡率及致残率均高, 而本病急性期经积极治疗后预后较好, 与其他类型脑梗死相比并发症及死亡率均相对低[3]。本项研究探讨羟乙基淀粉40注射液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急性分水岭脑梗塞的疗效, 以期达到对急性分水岭脑梗死进行积极规范的治疗, 减少该病的死亡率及残疾率, 获得社会效益,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期间在本院接受治疗的进展性脑梗死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 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联合治疗组以及对照组, 每组30例。其中联合治疗组男18例, 女12例;年龄51~86岁, 平均年龄(68.5±17.5)岁。对照组男17例, 女13例;年龄52~88岁, 平均年龄(69.5±18.5)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①所有患者均无严重的心功能疾病;②所有患者均无严重的肝功能障碍;③所有患者入院24 h内完善头颅CT或者磁共振(MR)检查并明确梗死病灶符合分水岭脑梗死特征;④此次研究在所有患者以及其监护人知情并签署同意书的情况下进行。排除标准:①排除发生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②排除具有恶性心律失常现象的患者;③排除治疗中途转入他院的患者。

    1. 2 方法

    1. 2. 1 对照组 给予常规治疗, 具体方法为:给予患者抗血小板以及活性化瘀等常规的药物治疗, 如血栓通以及阿司匹林肠溶片。

    1. 2. 2 联合治疗组 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羟乙基淀粉40氯化钠注射液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 具体方法为: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为患者静脉滴注羟乙基淀粉40氯化钠注射液250~500 ml, 以7~10 d为1个疗程。同时为患者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钙4100 U, q.12 h., 共用7~10 d。

    1. 3 观察指标及疗效判定标准 对比分析采用自制量表评价的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治疗前后的NIHSS评分、Barthel指数。治疗效果分为显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91%;有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46%~90%;无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45%。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 4 统计学资料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 ± 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NIHSS评分比较 治疗前, 两组患者NIHSS评分比较差異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7、14 d, 联合治疗组NIHS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 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Barthel指数比较 治疗前, 两组患者Barthel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6个月, 联合治疗组患者Barthel指数均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 3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联合治疗组显效24例(80.0%), 有效5例(16.7%), 无效1例(3.3%), 总有效率为96.7%(29/30);对照组显效17例(56.7%), 有效7例(23.3%), 无效6例(20.0%), 总有效率为80.0%(24/30), 联合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 4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联合治疗组出现1例过敏患者, 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3%(1/30);对照组出现1例穿刺部位出现瘀斑患者, 3例过敏患者, 2例颅内出血患者, 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0%(6/30), 联合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进展性脑梗死是临床常见的疾病类型, 更是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的起病方式之一, 其发病率、致残率以及死亡率均较高, 对患者的健康以及疾病的预后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不利于其生存质量的以提高[4-6]。发生该病的原因主要有患者的颈动脉狭窄或者颈动脉受阻所导致的血流量减少, 导致血栓的形成以及侧支循环出现不良反应[7-9]。另外, 患者大脑部位的动脉狭窄, 血压下降之后就会导致动脉远端的血流灌注压逐渐下降, 导致患者侧支循环处的供血量不断减少, 进而导致梗死的出现[10, 11]。临床对进展性脑梗死的治疗主要以减少患者的死亡率以及致残率为主, 常用的治疗方法有静脉滴注羟乙基淀粉40氯化钠注射液治疗以及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钙进行治疗[12]。羟乙基淀粉40氯化钠是一种血浆代用品, 可快速扩容血管, 并在血管内保留的时间较长, 可有效的抑制红细胞的聚集以及解聚已聚集红细胞, 还可明显降低血液粘稠度, 改善微循环[13-15]。而低分子肝素钙有显著的抗凝血功效, 可有效的改善高凝状态作用, 皮下注射起效迅速且生物利用度高, 维持时间较普通肝素明显延长, 对血小板功能无明显影响, 两者联合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的安全性更高[10, 16]。, 百拇医药(肖彧)
1 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