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实用医药》 > 202024
编号:13816509
干扰素对ET和PV的JAK2V617F基因突变负荷和IL-8的表达的影响(3)
http://www.100md.com 2020年8月25日 《中国实用医药》 202024
     2. 5 干扰素治疗后不良事件发生情况 本研究接受干扰素治疗的患者, 出现的不良事件均为1~2级, 无3~4级不良事件。首次使用干扰素后出现22例以畏寒、发热、骨痛为主要临床表现的流感样症状, 均出现于治疗早期;第2~4次后症状明显减轻和消失。此外, 3例出现脱发, 1例出现食欲减退。

    3 讨论

    驱动基因突变和细胞因子异常与Ph染色体阴性MPN的发病机制有关。表型驱动基因突变致使细胞信号通路(JAK-STAT)的激活, 继而导致骨髓造血干细胞的过度增殖, 是MPN发病机制的关键[10, 11]。此外, 有研究发现, MPN患者中IL-8、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肝细胞生长因子(HGF)等众多细胞因子表达水平较健康人群存在明显差异[12], 与发病机制有关, 且可能是潜在的治疗靶点[13]。因此, 减少和消除驱动基因突变负荷和异常细胞因子成为探讨治疗MPN的重要研究方向。

    MPN的表型驱动基因包括JAK2、CALR、MPL ......
上一页1 2 3 4 5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3906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