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当代医药》 > 2010年第12期 > 正文
编号:12035656
基础护理操作技能教学的实验研究
http://www.100md.com 2010年4月25日 苏 晗
第1页

    参见附件(668KB,1页)。

     [摘要] 目的:探讨基于问题的学习(PBL)教学方法在基础护理操作技能教学中的实验效果。方法:选择本校2008级高级护理专业专科学生180名,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90名。试验组采用PBL教学法进行基础护理操作技能教学。对照组采用传统授课法。全部课时结束后,护理学生参加统一的基础护理操作理论考试及操作考核以检测学习效果。结果:从理论考试成绩、操作考核成绩两方面比较,试验组与对照组学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PBL教学方法可显著提高护理学生的基础护理操作技能学习的理论、技能考核成绩及学习主动性,值得在教学中推广使用。

    [关键词] 教学研究;基于问题的学习;基础护理;操作技能

    [中图分类号] R4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4721(2010)04(c)-105-01

    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PBL)是近年来教育界提出的新的教与学的方式,其核心是鼓励和支持学习者积极探究和合作解决问题[1],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方法,其将基础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彻底的改变了学习者消极被动的学习方式,突出了学习的主动性及知识和技能的形成过程[2-3],培养了学习者的综合学习素质,非常适用于基础医学的教育。

    因此,笔者基于此,设计了一份适用于基础护理操作技能教学的PBL操作模型,用于《基础护理学》操作技能教学实验研究,发现该方法可明显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与主动性。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本校2008级高级护理专业专科学生180名,年龄18~21岁,平均18.4岁。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90名。两组学生入学成绩、综合测评分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试验组采用PBL教学法进行基础护理操作技能教学。对照组仍为传统授课法。全部课时结束后,全部学生参加统一的基础护理操作理论考试及操作考核以检测学习效果。

    1.3统计学方法

    两组学生的考试及考核成绩采用SPSS 14.0进行统计分析,组间比较选择χ2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从理论考试成绩、操作考核成绩两方面比较,试验组与对照组学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

    3讨论

    《基础护理学》是医学护理专业的基础课程,其主要内容包括护理工作中最基本的技术操作,即对各专科及系统疾病的患者进行的具有共性的生活护理和技术护理服务[4],因此,熟练掌握其中的基础护理操作是成为合格护士的必须技能。但由于学习此部分内容时,护理学生尚未接触临床工作,对各专科和各系统疾病的患者的表现与需求几乎无概念,因此采用传统的教与学方式,学生较被动,学习效果不理想。

    笔者采用PBL教学法应用于基础护理操作技能教学,设计的教学模型将实际护理问题、自主学习、导师辅导小组学习三个关键组成部分有机的结合在了一起。从理论考试成绩、操作考核成绩两方面看,采用PBL教学法的试验组学生成绩明显优于对照组。

    在该教学模式中,首先,护理问题设计源自真实疾病患者的临床表现和需求,让护理学生进入自主学习的状态,提出了研究和解决患者护理问题的主动性、可行性。其次,以实际的护理操作问题为起点,鼓励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护理思维和技能,缩短了理论和实践的差距,使学生学到的理论知识,在周密的思考后,在临床实践中能真正应用到实际护理工作上[5-6]。最后,在教学过程中,该方法可增强师生、同学间的沟通与合作,通过讨论与分析,主动找出解决问题的最有效的护理方法和策略。

    因此,笔者采用PBL,使参与实验研究的护理学生者获得了较有广度和深度的护理知识,培养了良好的人际沟通和合作的技能,培养了高级的护理思维技能,使护理学生从学习中掌握了基础护理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为后期临床护理学习和从事临床护理工作打下基础,值得在护理教学中推广。

    [参考文献]

    [1]陆新容,谢佩玲,顾玉琴,等.PBL教学方法在急诊护理临床教学中的应用[J].岭南急诊医学杂志,2009,14(3):206-207.

    [2]陈鲁,李长松.PBL教学法在高职护理实践教学中的应用[J].海南医学,2009,20(8):133-134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668KB,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