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当代医药》 > 2011年第9期
编号:12079797
十代表热议中医药发展难题(1)
http://www.100md.com 2011年3月25日 《中国当代医药》 2011年第9期
     [编者按] “两会”期间,本刊记者就发展中医药的有关问题,陆续采访了来自相关行业的十多位全国人大代表。他们对中药行业发展中存在的隐患和困难,表示了密切关注,并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同时希望国家完善相关政策,促进中药健康发展。

    全国人大代表、药都制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李晓恩

    国家应加大中药材储备

    中药材生长周期长、野生药材日趋紧缺、国家缺少中药材储备等问题,使我国中药行业容易受到突发事件的冲击。一旦发生重大疫情,往往出现药物原料药价格上涨或药物紧缺等局面。而在发生重大疫情时,无法完全以纯粹的市场经济手段进行中药材市场调控,往往借用行政手段干预市场,以平抑中药材价格。但这种手段是以牺牲市场经济规律为前提的,会付出巨大代价,甚至会对行业造成恶性循环。

    在2003年“SARS”及2009年“H1N1”两次重大疫情的防控工作中,就曾经出现过防控药物原料药价格大幅上涨的局面,如中药材金银花,一般情况下市场价每公斤30元左右,而在疫情到来时却达到每公斤400元左右,其他中药材如连翘、贯众等价格也是呈几倍、甚至几十倍地增长。由于需求紧张,原料药价格大幅攀升,而中成药价格是由国家来控制的,导致制药成本大大高于中成药的零售价格,致使一些制药厂停产,造成药品供应紧张、甚至无药可买的后果。

    为解决上述问题,国家应当建立中药材战略储备库,实行分类管理,选择具备实力的中药制药企业或大型中药材商业企业为储备单位,出现疫情时能从数量和质量上保证所需中药材品种的供应,避免出现供应断档、价格飞涨和假货横行现象。

    全国人大代表、神威药业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兼总裁李振江

    中药注射剂陷入大医院“叫停”的

    尴尬境地

    中药是中国的国粹 ......
1 2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6384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