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当代医药》 > 2011年第31期 > 正文
编号:12151076
甲基泼尼松龙治疗川崎病23例临床分析
http://www.100md.com 2011年11月5日 伍雄英 陈学锋
第1页

    参见附件(1681KB,2页)。

    伍雄英 陈学锋 湖南省新田县妇幼保健院儿科;

    【摘要】目的:探讨甲基泼尼松龙治疗川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6例川崎病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3例,对照组采用丙种球蛋白+阿司匹林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甲基泼尼松龙治疗,比较两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46例患儿均痊愈或好转,观察组3d内退热者23例(100.00%),对照组3d内退热者20例(89.9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治疗后白细胞(WBC)、血小板(PLT)、C反应蛋白(CRP)、血沉(ESR)值均明显下降,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21d及3个月后的冠状动脉病变发生率分别为13.04%和4.35%,对照组分别为30.43%和17.39%,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川崎病是一种病因及发病机制目前尚未完全明确的全身性血管炎性疾病,在采用大剂量丙种球蛋白+阿斯匹林联合治疗的基础上,短期静脉使用甲基泼尼松龙可有效缩短病程,减少冠状动脉病变的发生。

    【关键词】 川崎病 冠状动脉 甲基泼尼松龙 丙种球蛋白 阿司匹林

    【分类号】R725.4

    川崎病(kawasaki disease,KD)又称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是一种以累及全身多系统的非特异性血管炎为主要病变的急性发热出疹性疾病[1],好发于5岁以下的儿童,极易导致冠状动脉异常[2]。为了探讨KD的治疗方法,2006年1月~2011年6月,本院在采用大剂量丙种球蛋白+阿司匹林的基础上
------
     川崎病又称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是一种以累及全身多系统的非特异性血管炎为主要病变的急性发热出疹性疾病,好发于5岁以下的儿童,极易导致冠状动脉异常。为了探讨KD的治疗方法,2006年1月一2011年6月.本院在采用大剂量丙种球蛋白+阿司匹林的基础上,联合应用甲基泼尼松龙治疗川崎病患儿23例,获得了满意效果.现总结报道如下: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1681KB,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