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当代医药》 > 2012年第4期 > 正文
编号:12192275
循证护理模式在先天性心脏病修补术后护理中的应用研究(2)
http://www.100md.com 2012年2月5日 张红
第1页

    参见附件。

     2.2 术后住院时间比较

    将两组患者术后住院时间进行比较,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术后平均住院时间为(6.8±2.1)d,明显短于对照组[(8.5±1.7)d],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2。

    3 讨论

    循证护理源于询证医学,其宗旨是谨慎、准确、明智地利用当前可知的经证实有效的研究依据,结合患者实际情况以及本院或者相关医院护理人员及临床医生的护理经验,根据对患者实际情况的分析,提出患者有可能会出现相关并发症以及术后不适问题,查询当前权威文献资料中关于这些问题的临床荟萃研究,制定针对患者个体的一套护理方案[3-4]。循证护理模式在临床众多疾病的护理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可以使患者获得尽可能先进的治疗及护理。可有效避免患者出现不必要的并发症[5]。

    本组研究资料中,笔者根据每个患者的实际情况以及以往护理该类疾病患者所出现的问题,提出循证护理问题,结合本院高年资护理人员的经验,查阅相关文献,制定出针对每个患者的术后护理方案。主要内容为:(1)术后体温护理。先天性心脏病修补术后患者以发生低体温,护理人员严密监控房间内的温度,同时加强患者体温的监控,及时采取措施保持患者体温在正常范围,防止出现室纤颤[6]。(2)维持患者术后的水、电解质以及酸碱平衡,加强患者肾功能监测。术后30 min对患者进行常规血气分析,根据结果分析患者是否出现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失调,及时处理特别是血钾失衡。术后24 h每小时监测患者的尿量,及时处理患者出现尿少的情况,予以适当的血容量补充或者遵医给予利尿剂[7]。(3)预防肺动脉高压。术后应对患者实施持续镇静,降低气管内吸痰对患者的刺激性。(4)维护患者左心功能预防低心排综合征:对于患者房缺程度严重、年纪大、肺动脉高压者应严密监控患者心功能,采取适当措施防止心衰,使患者心功能得到改善,防止出现低心排综合征[8]。(5)预防心律失常。术后对患者的心率、心律等进行严密观察,及早发现房颤、结性心律、房性期前收缩、室性期前收缩、房室脱节及房室传导阻滞等,并采取措施对症处理。(6)遵医嘱合理应用抗生素,防止肺部感染。(7)加强胸腔引流护理。严密观察患者术后的引流管是否通畅,事实挤压引流管,使其通畅,随时观察引流管水封瓶的水柱是否出现波动,出现异常情况及时通知医生,提前发现无活动性出血或心包填塞情况并或予以处理。通过上述循证护理模式,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住院时间较常规护理组患者均有明显的优势,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住院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提高了患者术后恢复的速度,同时减轻了患者家庭经济负担。

    综上所述,循证护理模式是一种尊重科学的护理管理模式,护理人员通过询证过程的实施,拓宽了知识面,患者通过循证护理模式获得更优的护理服务,实现了护患的双赢,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麻日虎,郭光伟. 先天性心脏病房间隔缺损基因研究进展[J].山西医药杂志,2008,37(4):295-297.

    [2] 许静霞.应用循证护理减少心血管病行介入诊疗术后并发症的实践[J].中华中西医杂志,2008,6(12):99-101.

    [3] French P. The development of evidence-based nursing[J].Journal of Advanced Nursing,1999,29(1):72-78.

    [4] 林菊英.实用心血管外科护理及技术[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1l-13.

    [5] 郭大芬,闫廷容,周家梅,等.右开胸房间隔缺损修补术后的护理[J].遵义医学院学报,2010,33(2):183-185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1502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