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当代医药》 > 2012年第26期 > 正文
编号:12315132
超声评价通心络对2型糖尿病早期左室功能的影响
http://www.100md.com 2012年9月15日 姜红丽 崔京男
第1页

    参见附件。

     [摘要] 目的 用超声评价通心络对2型糖尿病早期左心室功能的保护作用。 方法 将80例早期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40例和通心络治疗组40例,比较两组治疗前及治疗24周后左心室收缩功能指标(Sa、SRs)、舒张功能指标(Ea/Aa、SRe/SRa)及Tei指数。 结果 (1)治疗前两组左室功能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2)常规治疗后Ea/Aa、SRe/SRa、SRs、Sa轻度升高,Tei指数轻度下降,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3)通心络治疗后Ea/Aa、SRe/SRa、SRs、Sa显著升高,Tei指数显著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 通心络能有效改善2型糖尿病早期左心室功能;超声可用于早期2型糖尿病患者左心室功能的检测及药物疗效的评估。

    [关键词] 糖尿病;左心室功能;超声;通心络

    [中图分类号] R58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2)09(b)—0058—02

    作为糖尿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 糖尿病心脏病已成为对糖尿病患者远期生存的主要威胁和病死的首位原因。因此,及时发现、尽早干预早期糖尿病心脏病,有效评价疗效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通心络作为一种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有效制剂,已经广泛应用于临床,但在糖尿病心脏病领域的临床研究却较少。近年的研究表明[1—3]糖尿病早期已出现左室功能敏感指标的异常。本研究用超声评价通心络对早期2型糖尿病患者左室功能的改善作用,为糖尿病心脏病患者的早期干预提供科学的实验数据。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8年5月~2011年12月本院住院、门诊2型糖尿病患者80例,男性44例,女性36例,平均年龄(61±14)岁,病程0.5~3.0年,尿蛋白定性检查阴性,眼底检查无异常,心电图无ST—T缺血改变,肝肾功能无异常,未合并高血压、先天性心脏病、严重瓣膜病变、非窦性心律和严重的传导阻滞等疾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A组)40例,通心络治疗组(B组)40例。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体重指数、收缩压、舒张压等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具有可比性。

    1.2 研究方法

    1.2.1治疗方法:所有患者均给予运动、糖尿病饮食,使用胰岛素或口服降糖药控制血糖等糖尿病综合治疗。在此基础上B组给予通心络胶囊(石家庄以岭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Z19980015)4粒,每日3次口服,疗程为24周。

    1.2.2 检测方法:两组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24周后评估左心室功能。受检者取左侧卧位,平静呼吸,用脉冲多普勒于心尖五腔切面测量等容收缩期(ICT)、等容舒张期(IRT)、心室射血时间(ET),应用公式Tei指数=(ICT+IRT)/ET,计算出Tei指数。利用多普勒组织成像(DTI)技术将取样线与二尖瓣成垂直关系,将取样容积置于左室壁旁二尖瓣环处,分别测量收缩期室壁运动峰值(Sa)、舒张早期运动峰值(Ea)及舒张晚期运动峰值(Aa),并计算Ea/Aa。在组织速度成像(TVI)模式下分别采集心尖四腔、三腔及两腔切面的5个心动周期动态图像,帧频>170帧/s,储存后进行脱机分析。将取样点置于左室前壁、后壁、侧壁、下壁、前间隔、后间隔等6个壁基底段及中段内膜下心肌层,获得各壁相应节段的应变率曲线,得到左室各节段的心肌收缩期峰值应变率(SRs)、舒张早期峰值应变率(SRe)和舒张晚期峰值应变率(Sra),并计算左室6个壁12个取样点的平均值,以及SRe/SRa。

    1.3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各参数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以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治疗前两组Ea/Aa、SRe/SRa、SRs、Sa、Tei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A组治疗后Ea/Aa、SRe/SRa、SRs、Sa轻微升高,Tei指数轻微下降,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B组治疗后Ea/Aa、SRe/SRa、SRs、Sa显著升高,Tei指数显著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1。

    3讨论

    随着糖尿病的患病率逐渐上升,糖尿病心脏病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目前认为糖尿病早期已经有了高胰岛素血症、氧化应激水平升高、炎症反应、心肌细胞凋亡增加等心血管发病机制的启动,引起微血管基底膜增厚,细胞外基质沉积,微小动脉瘤形成,心肌间质纤维化,导致心肌顺应性减退,左心室肥厚,左室收缩功能逐渐减退,晚期可出现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甚至猝死。据统计,有70%~80%的糖尿病患者死于糖尿病心脏病。因此利用无创的方法及早发现糖尿病心脏病,早期干预,并进行疗效评价就显得尤为重要。

    通心络胶囊由人参、水蛭、土鳖虫、全蝎、蜈蚣、蝉蜕、赤芍和冰片等中药制成,具有补气、活血、化瘀和镇痛等功能。大量动物实验表明[4—8]通心络可抑制糖尿病大鼠心肌组织糖基化终末产物与其受体的结合,阻断核因子—κB的激活,从而抑制细胞内氧化应激;降低糖尿病大鼠心肌细胞中细胞间黏附分子—1、肿瘤坏死因子α、内皮素—1、血管紧张素—Ⅱ的表达,增加血浆神经肽Y的水平,防止心肌微血管炎症损伤及血管痉挛;减弱糖尿病大鼠心肌细胞中P53、Bax表达,增强Bcl—2表达,抑制心肌细胞凋亡;通过降低转化生长因子β1表达,进而抑制基质金属蛋白酶—9、组织型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的表达,降低胶原Ⅰ表达,升高胶原Ⅲ表达,抑制心肌纤维化。但通心络在早期糖尿病心脏病领域的临床研究却罕见报道。本研究中利用通心络对早期糖尿病患者进行干预,发现常规糖尿病综合治疗不能改善早期糖尿病患者的左室功能,而通心络治疗24周后,左室收缩及舒张功能均明显改善。

    超声影像技术的发展为糖尿病早期心脏病的早期诊断及疗效评估提供有效的工具。近年来应用的DTI技术可以直观精确分析室壁及瓣环运动,更敏感地评价心脏收缩及舒张功能。SRI技术是在DTI技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技术,反映心肌的变形和变形快慢,更能代表心肌活动的内在力学特性,更能真实地反映心肌的功能状态。Tei指数,又称心肌活动指数(MPI),是近年来评价心脏收缩与舒张整体功能的简便、敏感指标。已有的研究表明[1—3]糖尿病早期患者已有左室舒张功能指标Ea/Aa及SRe/SRa的减低,左室收缩功能指标Sa及SRs的减低,心肌整体功能指标Tei指数的显著增加。本研究发现通心络治疗后早期糖尿病患者Ea/Aa、SRe/SRa、Sa及SRs明显增加,Tei指数显著下降,表明上述超声指标可很好地评估早期糖尿病心脏病的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通心络可以明显改善早期糖尿病患者的左室功能,可以作为糖尿病心脏病二级预防药物。同时,超声心动图在糖尿病心脏病的同步治疗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对判断心功能状态提供了参考依据,对患者的预后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参考文献]

    [1] 华玮,施仲伟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2144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