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当代医药》 > 2012年第26期 > 正文
编号:12315079
北京市朝阳区精神卫生机构长期住院患者疾病状况调查(2)
http://www.100md.com 2012年9月15日 马万欣等
第1页

    参见附件。

     由于人口老龄化,老年精神疾病患者的比例逐渐增多,由于老年人对于医疗的依赖性较强,特别是由于慢性躯体疾病较多,主要集中于二级医疗机构中治疗。因此,本调查显示第三医院患者年龄显著高于其他两家机构。但调查显示患者年龄跨度较大,从19岁到82岁,说明年龄和因此导致的劳动力损害并非患者长期住院的主要原因,与国内报道相同[5]。而由于医疗条件较好和社会对女性的关爱,选择医疗条件较好的公立医院长期住院的女性患者比例也较高。由于第三医院作为公立医院设置时间较早,因此长期住院患者平均住院时间较长;而托管中心虽然设置时间稍短,但由于长期托养的目的导致患者出院的机会很少,住院时间最长。

    调查显示,长期住院者中精神分裂症患者占78.57%,高于同类报道中的67.72%[6]和62/75%[7]的比例,但低于住院5年的90.8%[2]、94.21%[8]和10年的92%[3]的报道。精神分裂症仍然是朝阳区长期住院的主要疾病,其次是智能障碍(精神发育迟滞、痴呆)、脑损害和功能紊乱以及躯体疾病所致的其他精神障碍(癫痫、脑血管病等)、双相情感障碍等。但从长期住院的疾病谱分析,多种疾病均可成为长期住院的疾病理由,主要以重性精神障碍为主。由于不同机构医疗条件不同、职能不同,导致收治范围的差异,使得一级医院和托管机构中病种相对单一。

    而由于医疗条件和职能的差异,第三医院作为区域精神卫生医疗中心,其患者的疾病严重程度相对较重,合并慢性躯体疾病的患者比例相对较高。虽然托管中心患者的年龄、性别、疾病分布等与医疗机构相近,但由于无医疗职能,无诊断治疗权,患者获得相应的医疗服务条件不足,导致其精神疾病的治疗不满意。

    精神病患者长期住院的情况客观存在,原因是多方面的[3]。本次调查中精神疾病轻度及以下者112例(占57.14%),说明疾病并非不能及时出院的主要因素。患者可能因其他原因的制约而难以出院,其中包括人们对精神疾病患者自主权的忽视、受患者监护人及社会治安防控意识的影响等[9]。精神疾病患者不必要的长期住院不仅对患者危害性极大,而且还会造成我国医疗资源的巨大浪费。应该通过多种途径开展精神卫生知识的普及,加强社区管理和治疗,以减少疾病的复发,减少患者家属和社会对精神疾病患者的偏见。应充分调动家庭、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关爱精神疾病患者,以使患者能够得到家庭、社会更多的关爱和保护,为今后回归家庭及社会打下良好基础。

    多种形式的机构,服务于精神疾病患者,是社会的需要,符合“鼓励社会资本以多种形式举办医疗机构,促进有序竞争,依法加强监管,形成多元办医格局,满足群众多样化的医疗服务需求”的要求[10]。公立二级医院、民办一级医院、民办托管机构,三者的性质、级别、医疗条件不同,在精神疾病防治中的职能不同,其住院患者的基本情况和疾病状况也不同。应注意加强基层精神卫生机构的医疗能力建设,尤其应理顺和强化对各种托管机构中精神疾病患者的医疗服务。不同类型的机构各有特色,需要针对不同患者群体,通过多样化的医疗、护理、康复手段,保护患者的社会功能,减少和延缓残疾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范肖冬译. ICD—10精神与行为障碍分类 临床描述与诊断要点[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3:37—225.

    [2] 黄芹,温云辉,李惠仙,等. 长期住院精神病患者多因素分析[J].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7,15(2):161—162.

    [3] 李登明,高玉娥. 64例长期住院精神病患者临床资料分析[J]. 检验医学与临床,2008,5(18):1114—1115.

    [4] 卫生部疾病预防控制局. 精神卫生政策研究报告汇编[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43.

    [5] 黄佩蓉. 浅谈精神卫生服务体系的完善——以长期住院精神病人现状为核心的分析[J]. 中国医学伦理学,2009,22(3):72—73,81.

    [6] 饶宁,刘淑珍. 127例长期住院精神疾病伴有躯体疾病调查分析[J].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09,(13):92—93.

    [7] 李军,袁有才. 长期住院精神病人回归家庭困难的原因分析[J]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2958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