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当代医药》 > 2013年第4期
编号:12357862
胰岛素泵治疗前后糖化血清蛋白、C反应蛋白水平变化(2)
http://www.100md.com 2013年2月5日 《中国当代医药》 2013年第4期
     胰岛素泵能模拟胰岛素持续基础分泌和进食时的脉冲式释放, 使胰岛素释放更符合生理特性。笔者对58例初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了为期2周胰岛素泵强化治疗,观察其对血糖、GSP、hs-CRP、空腹C肽、TG的影响。结果显示胰岛素泵强化治疗2周后, FPG、OGTT 2hPG、GSP、hs-CRP、TG水平较治疗前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说明对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患者应用胰岛素泵短期强化治疗不但能使血糖得到快速良好的控制, 还使亚临床炎症、血脂有极大的改善。C肽是从胰岛素原裂解下来的,与胰岛素等克分子数从β细胞分泌,能较准确反映胰岛β细胞功能。患者空腹C肽较治疗前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提示胰岛素泵治疗后胰岛β细胞功能得到了显著改善。GSP浓度与FPG及OGTT 2hPG呈正相关,提示GSP能较准确地反映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hs-CRP水平与FPG、OGTT 2hPG水平呈正相关,说明CRP能够较好地间接反映患者体内血糖的状况,这一结论对疾病的治疗和监测有一定作用, 由于CRP的变化不受年龄、免疫状态、药物治疗、生理等方面的影响,因此对CRP的监测可作为在2型糖尿病的治疗中糖尿病代谢控制的一项重要指标。

    综上所述, 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早期应用胰岛素泵强化治疗,能迅速有效地控制血糖,低血糖发生率低,同时能纠正血脂异常,减少糖毒性及脂毒性,抑制亚临床炎症,使胰岛β细胞得到充分休整,减轻胰岛素抵抗。重建血糖对饮食控制及药物治疗的敏感性和反应性,并可诱导出较长的病情缓解期, 使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出现不依赖于药物的维持较长时期血糖稳定的所谓“蜜月期”,从而使初诊2型糖尿病的自然病程得以部分逆转[7]。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Dilys J. Freeman,John Norrie,Muriel J. Caslake,et al. C-reactive protein is an independent predictor of risk for the development of diabetes in the west of scotland coronary prevention study [J]. Diabetes,2002,51(5):1596-1600.

    [2] Sivitz WI. Lipotoxicity and glucotoxicity in type 2 diabetes. Effects on development and progression[J]. Postgrad Med,2001,109(4):55- 59, 63- 64.

    [3] 吴大方,闫自强,张彦海,等. 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对初诊2型糖尿病糖代谢及胰岛β细胞功能的影响[J].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6,16(11):1704-1706.

    [4] 何悦,毛旭东,李俊,等. 糖尿病患者糖化血清蛋白与全天血糖水平变化的关系[J]. 中国临床医学,2008,15(3):380-382.

    [5] Volanakis JE. Human C-reactive protein:expression,structure,and function[J]. Mol Immunol,2001,38(2-3):189-197.

    [6] 李秀钧,邬云红. 糖尿病是一种炎症性疾病?[J]. 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 2003,19(4):251.

    [7] 邓晓峰. 胰岛素泵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的疗效[J]. 实用医学杂志,2008,24(2):194-195.

    (收稿日期:2012-11-19 本文编辑:魏玉坡), 百拇医药(黄崇兵 王思宏)
上一页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