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当代医药》 > 2014年第9期
编号:13133956
内镜智能分光比色技术和HIF-1α的表达在大肠息肉样病变中的诊断价值(2)
http://www.100md.com 2014年3月25日 胡中邦 陈斌 黄伟 刘尚忠
第1页

    参见附件。

     1.3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6.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采用Fisher确切概率法,χ2检验及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并计算Pearson列联系数,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不同病理类型的腺管开口形态分型及微血管分型形态的比较

    在内镜智能分光观察模式下,炎性息肉的腺管开口分型均为Ⅰ型和Ⅱ型,微血管形态多为六角蜂窝状;增生性息肉和错构性瘤的腺管开口分型多为Ⅰ型和Ⅱ型,极少部分为ⅢL型,ⅢL型息肉微血管形态多为椭圆形改变;腺瘤的腺管开口分型为ⅢL型、Ⅳ型、ⅤA型和ⅤN型、Ⅴ型及ⅤN型病变微血管形态不规则、密度不均。炎症性息肉和癌性息肉的腺管开口形态分型及微血管分型形态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

    2.2 不同病理类型的大肠息肉HIF-1α表达强度的比较

    癌性息肉HIF-1α的表达强度明显高于炎症性息肉HIF-1α的表达强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2)。

    表2 不同病理类型的大肠息肉HIF-1α表达强度的比较[n(%)]

    与其他类型比较,*P<0.05

    2.3 不同腺管开口分型及微血管分型形态的大肠息肉HIF-1α表达强度的比较

    不同腺管开口分型及微血管分型形态的大肠息肉HIF-1α的表达强度比较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