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当代医药》 > 2014年第13期
编号:13128837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脓毒症急性肺损伤大鼠肺内NF-κB影响的研究(3)
http://www.100md.com 2014年5月5日 张继峰 雒晓甜 侯林义 姜琴 吕洁萍 张文凯
第1页

    参见附件。

     NF-κB是一个转录因子蛋白家族,包括5个亚单位:Rel(cRel)、RelA(p65、NF-κB3)、RelB、p50(NF-κB1)、p52(NF-κB2)。RelA基因全名是v-rel网状内皮增生病毒癌基因同源物(禽)(RelA)基因,又名NF-κB3、MGC131774、p65。NF-κB参与许多细胞因子和炎症介质的转录,包括MIP-2、TNF-α,其在炎症反应中起核心作用。近年的研究提示,炎症细胞的NF-KB信号通路被阻断后可减轻脂多糖诱导的大鼠急性肺损伤的炎症反应,是治疗肺炎症疾病的有效方法之一。

    MIP-2主要由激活的肺泡巨噬细胞分泌,是肺泡巨噬细胞激活后释放的主要趋化因子,对中性粒细胞起特异性趋化作用,肺泡巨噬细胞的激活途径主要是通过NF-κB从细胞质入核启动。

    IL-10被称为人类细胞因子合成抑制因子(CSIF),是一种天然内源性免疫抑制细胞因子,主要由单核巨噬细胞、淋巴细胞等分泌。在炎症反应中,IL-10是机体一个重要的抗炎因子,Gupta等[17-18]研究发现,BMSCs在LPS诱导急性肺损伤中可调控肺泡巨噬细胞功能,使其IL-10分泌增加,从而减轻炎症反应。在本实验中,盲肠结扎穿孔术诱导脓毒症急性肺损伤后使用BMSCs治疗,血浆中IL-10水平无明显改变,与Gupta等[17-18]的研究结果不尽相同,推测其原因可能是制作脓毒症模型后取样时间过短,机体分泌IL-10的高峰未至。

    BMSCs最早于1968年由Friedenstein等报道,具有贴壁生长、特异的表面抗原表达、多向分化潜能,可以分化为骨细胞、软骨细胞或脂肪细胞等,多种组织可分离出BMSCs,骨髓中含量最多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