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当代医药》 > 2014年第15期
编号:13127120
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66复合人工椎板在下腰椎手术中的临床应用(2)
http://www.100md.com 2014年5月25日 赵亮 何斌斌 陈肖 温清波 陈浩雄 彭力平
第1页

    参见附件。

     1 材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37例,男21例,女16例,年龄35~70岁,平均56.3岁。椎管狭窄19例,椎管狭窄伴脊椎滑脱7例,间盘术后继发椎管狭窄1例,巨大椎间盘突出5例,椎体爆裂骨折继发继发椎管狭窄5例。病变节段:L1~S1。病程10个月~9年。19例患者腰椎管狭窄,15例主要表现为腰痛,单下肢麻木、疼痛,间歇性跛行;4例以腰腿痛为主,跛行不明显。7例脊柱滑脱伴椎管狭窄,以双下肢麻木,跛行为主。3例巨大间盘仅表现为剧烈腰痛。32例椎管狭窄及间盘突出患者术前均非手术治疗,临床症状无改善而行手术治疗。腰椎爆裂骨折患者行急诊手术治疗。入院检查临床症状,体征均与影像学检查符合。

    1.2 主要材料

    医用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66复合骨充填材料(商品名:纳艾康),生产单位:四川国纳科技有限公司,注册号:国食药监械(准)字2007第3460598号,生产批号:CF080502,规格:NNBD/40C/35.0×12.4×4.0。

    1.3 手术方法

    37例均常规行全椎板切除术。首先截断减压部位棘上韧带棘间韧带及部分棘突,向上翻转缝合固定于创口上部,然后常规扩大椎管,摘除间盘,将侧壁椎板骨面及小关节后面修剪毛糙至出血状,根据切除椎板的范围和椎管冠状径测量跨度、高度,选择合适的人工椎板,与缺损处匹配,适当修剪人工椎板,置于椎板缺损处,用双10号丝线将其缝合于椎板侧壁和关节突部关节囊上。7例滑脱患者及椎体爆裂骨折患者采用宽翼人工椎板,侧翼压于钉棒下内固定。人工椎板边缘植入椎板咬除下来的松质骨。常规戳孔放置引流管后缝合棘上韧带于原位,同时将残留的部分棘突缝合在人工椎板的拱桥上,关闭切口。37例患者均使用1块人工椎板,脑脊液漏的病例同时植入人工硬脊膜。术后12~48 h拔除引流管,术后12 d拆除缝线,行椎弓根内固定的患者卧床休息3~4周后腰围或支具保护下离床活动。术后2周复查X线了解椎弓根内固定及人工椎板的位置,此后每2~3个月复查X线及CT了解内固定稳定性和人工椎板愈合情况。

    2 结果

    术后均无伤口感染,37例伤口Ⅰ期愈合。37例均获5~20个月随访。术后脑脊液漏1例,经妥善处理愈合。1例中央型椎间盘突出患者因术中过度牵拉造成术后神经根损害症状加重,经神经营养用药及理疗6个月后神经功能基本恢复。其余患者术后腰腿痛症状明显改善,术后复查无加重,腰椎活动度良好。术区无明显排斥反应。37例术后CT检查示椎管扩大;X线CT及三维重建示术后3~6个月人工椎板与椎板受体骨紧密结合,接触界面模糊,间隙消失,人工椎板边缘植骨愈合成骨,达到骨性愈合。3例CT示人工椎板于椎板边缘部分分离,查体患者无不适症状。典型病例如图1~图3。

    图1 术前MRI显示L4/5、L5/S1间盘突出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