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当代医药》 > 2014年第35期 > 正文
编号:12631260
CIN患者HPV感染亚型特点及宫颈锥切术后HPV感染转阴相关因素的研究(1)
http://www.100md.com 2014年12月15日 中国当代医药2014年第35期
     [摘要] 目的 探讨宫颈上皮内瘤变(CIN)患者人类乳头瘤病毒(HPV)感染亚型特点,分析宫颈锥切术后HPV感染转阴的相关因素。 方法 选择本院接受两癌筛查HPV阳性的544例妇女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HPV感染亚型分布特点,经病理确诊的CIN2和CIN3的患者采取宫颈锥切术治疗,探讨术后HPV感染转阴的相关因素。 结果 前3位感染亚型是HPV52型、HPV16型和HPV58型,分别占18.20%、13.05%和12.5%;宫颈锥切术后半年HPV转阴率为76.58%,单因素分析提示年龄、受教育程度、产次、病变程度、累及腺体和术后应用抗炎药与HPV转阴均无明显相关性,多因素分析提示术后性生活与HPV转阴存在相关性。 结论 CIN患者以HPV52、HPV16型和HPV58型感染为主,宫颈锥切术治疗CIN效果明显,术后性生活可能是影响HPV感染转阴的相关因素。

    [关键词] 宫颈上皮内瘤变;人乳头状瘤病毒;宫颈锥切术;相关因素

    [中图分类号] R737.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4)12(b)-0066-03

    人类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有多种亚型,30多种和宫颈病变密切关联,相关报道指出不同地区HPV感染亚型各异,探讨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患者HPV感染亚型特点对该病临床诊治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1]。宫颈锥切术是目前治疗CIN的首选方法,术后转阴率>70%,仍有部分患者无法转阴[2]。本研究探讨CIN患者HPV感染亚型特点和宫颈锥切术后HPV感染转阴的相关因素。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2013年4月~2014年2月本院接受两癌筛查且HPV阳性的554例妇女为研究对象,年龄25~50岁,平均(42.6±4.2)岁。对其HPV基因分型进行检测,病例确诊CIN1级142例,CIN2级127例,CIN3级95例,经检查排除其他宫颈病变。

    1.2 HPV检测

    主要仪器PCR扩增仪和快速核酸分子杂交仪(潮州凯普生物化学有限公司),试剂盒均由该凯普提供,采集好标本,按照操作说明严格执行,PCR步骤:高温95℃使DNA变性(氢键断裂,形成单链DNA,预变性时间设为3~5 min),55℃下退火(引物和单链DNA结合,形成局部双链,退火时间30 s),72℃延伸(Taq酶作用下,由3′端向5′端延伸,延伸时间1 kb需1 min),如此循环30次,每循环一次DNA含量增加一倍,多次循环(30次)得到大量目标DNA,然后利用核酸分子杂交技术检测HPV亚型,对照HPV亚型分布图对检测对象进行判定。

    1.3 相关因素研究

    经病理确诊CIN2~3级的患者222例,CIN2~3级患者选择宫颈锥切术治疗,治疗后随访半年,统计该组HPV转阴情况,记录年龄、性生活、产次、病变程度、术后使用抗炎药等信息,分析影响该病转阴的相关因素。

    1.4 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 17.0软件学软件分析数据,计数资料用率(%)表示,采用单因素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CIN患者HPV感染亚型分布

    HPV阳性544例,占检测人数的8.48%,前3位感染亚型为HPV52型、HPV16型和HPV58型,分别占18.20%、13.05%和12.5%,病理确诊364例,CIN1级142例,CIN2级98例,CIN2级累及腺体29例,CIN3级57例,CIN3级累及腺体38例,感染亚型分布情况见表1。

    表1 CIN患者HPV感染亚型分布(n=544)

    2.2 HPV感染转阴的相关因素

    222例CIN2~3宫颈锥切术后半年转阴170例,转阴率为76.58%,单因素分析提示年龄、受教育程度、产次、病变程度、累及腺体和术后应用抗炎药与HPV转阴均无明显相关性,术后性生活与HPV转阴存在相关性(表2),多因素分析见表3。

    表2 HPV感染转阴相关因素分析(n=222)

    表3 HPV感染转阴多因素分析

    3 讨论

    HPV是诱发宫颈类病变的主要原因,相关报道提示大多数宫颈上皮内瘤变均伴HPV,不及时治疗就会发展成宫颈癌,严重威胁女性健康[3-4]。HPV感染亚型种类繁多,分高危亚型和低位亚型,均与生殖系统感染疾病相关,研究指出持续性高危HPV感染是宫颈癌发生的主要因素[5]。宫颈细胞学筛查CIN病变仍存在局限性,HPV检测逐渐成为CIN检测的辅助手段,为该病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了依据[6]。本研究应用PCR技术对本院接受两癌检查的6416名的HPV基因进行检测,结果提示前3位感染亚型HPV52型、HPV16型和HPV58型,不同地区检出HPV16型的概率不一,但均属较高水平[7]。HPV亚型的研究对临床使用疫苗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通过研究发现高危CIN患者HPV16亚型所占比例明显高于低危CIN,对病变程度可能存在预测作用[8-10]。HPV52型和HPV58型同样属于高危HPV亚型,两种亚型均是宫颈癌的主要诱因,相关研究指出不同地区,感染亚型存在差别,香港、广州地区以上述两种亚型为主[11]。

    报道指出,CIN1患者感染和病变程度相对轻微,约70%的患者可自行转阴,CIN2~3感染患者病变相对严重,自行转阴率极低,一般需借助临床手段转阴[12]。宫颈锥切术在治疗CIN的转阴效果已经得到广泛肯定,但仍有部分患者未能及时转阴。本研究通过随访对相关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提示术后性生活是影响转阴的可能性危险因素,年龄、受教育程度、产次、病情、累及腺体和术后抗炎药对转阴的影响均不显著。根据上述分析,认为院方要做好CIN患者的健康教育工作,告知其性生活对手术效果的影响,定期接受检测,确定转阴后逐渐才可逐渐恢复正常性生活。 (敖东 李梅桂)
1 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