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期刊 > 《中国当代医药》 > 2016年第28期 > 正文
编号:12944000
超声造影与常规超声引导浅表淋巴结穿刺活检的对比研究(2)
http://www.100md.com 2016年10月5日 《中国当代医药》2016年第28期
     1.3 研究步骤

    1.3.1 常规超声 采用普通超声技术对患者实施穿刺活检,取一定大小的组织样本若干,准备进行下一步的检测。

    1.3.2 超声造影 启用超声造影模式,选定淋巴结最佳扫查位置或最大切面,焦点置于淋巴结探测水平,将机械指数MI设为0.06~0.09。经肘正中静脉快速团注2.4 ml造影剂微泡混悬液,并用0.9%氯化钠注射液5 ml快速冲管。造影剂注射后6 s开始计时,录像存储>3 min。造影过程中为确保图像显示深度、焦点位置和MI恒定,要求患者平静呼吸、保持体位、避免移动和吞咽[8]。取淋巴结中异样的部分,如液化区、钙化区、血流丰富区、分布紊乱区等[8-9]。

    1.3.3 穿刺活检术 常规超声组于回声均匀的团块中心部位及两侧分别取材,对于回声不均匀的区域分别选取不同的回声区域取材[10]。超声造影组选取组织内部具有多种明显特征的部位进行穿刺,选取的区域根据造影表现而定。如果呈均匀增强模式,就在其包膜下和其中心区域分别取材。如果呈现不均匀增强模式(图1) ......
上一页1 2 3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034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