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当代医药》 > 2017年第25期
编号:13108484
针刺结合艾灸脑空穴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效果(2)
http://www.100md.com 2017年9月5日 《中国当代医药》 2017年第25期
     1.2纳入及排除标准

    椎动脉型颈椎病诊断标准:①以往发生过猝倒,同时出现颈性眩晕;②旋颈试验阳性;③X线片提示:钩椎关节节段性不稳定,或出现骨质增生;伴有交感症状[1]。

    纳入标准:①临床表现与影象学及经颅多普勒超声(TCD)检查所见符合椎动脉型颈椎病的诊断标准;②TCD检查有异常者;③同意参与本研究,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①典型症状但影像学正常,或无临床症状但影像学异常者;②其他原因引起的眩晕;③尚未进入颈6横突孔前或出颈椎但未进入颅内的椎动脉因受压而导致基底动脉供血不全者;④外伤导致的颈椎病者;⑤合并高血压、心脏病等疾病者;⑥治疗不配合者。

    1.3治疗方法

    观察组采用针刺结合艾灸治疗,采用统一标准进行选择穴位。针刺方法:患者低头呈伏案状,选择风池、脑空、颈四穴(双侧)等穴位作为针刺穴位,用0.35 mm×50 mm一次性无菌针灸针,常规消毒后,风池穴(位于头部,当后发际上1寸,平风府穴,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之间凹陷处)处以针尖向鼻尖方向斜刺进针,深度为 0.8~1.2寸,然后运用捻转不提插手法(平补平泻);脑空穴(位于头部,当枕外隆凸的上缘外侧,头正中线旁开2.25寸)以平刺进针,深度为 0.5~0.8寸,然后运用快速捻转不提插手法(补法为主);颈四穴(自拟名 ......
上一页1 2 3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117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