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当代医药》 > 2017年第29期
编号:13102875
早期护理干预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2)
http://www.100md.com 2017年10月15日 《中国当代医药》 2017年第29期
     实验组患者在上述治疗和护理措施基础上,接受早期护理干预,具体措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感染护理: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通常存在免疫力低下、营养不良以及低蛋白血症等问题,这就会大大提高患者的感染发生率,此时,护理人员应加强感染护理工作,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强化营养支持治疗。完成内瘘手术后,注意吻合口的护理,并指导患者掌握感染的自我防护方法。②血栓护理:血栓是透析后发生率较高的并发症类型,因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自身血液粘稠度较高,血管弹性较低,受到各类基础疾病的影响,其容易出现吻合口狭窄以及血栓问题。此时,护理人员应关注患者内瘘吻合情况,严格遵医嘱用药。③出血护理:患者完成内瘘手术后,其静脉逐步动脉化,因而压力有所升高,一旦透析治疗过程中抗凝药物应用不当,则极容易发生出血症状,所以,护理人员应早期对其开展护理,关注进针部位和穿刺部位的血栓和出血风险,不能定点穿刺。④内瘘护理:血液标本采集过程中要避开内瘘部位,不能揉搓,及时按压针眼。穿刺过程中,护理人员应主动与患者交流,使其积极配合穿刺,保证一次穿刺的成功率。同时,内瘘部位皮肤应保证清洁、完整、干燥,医学研究结果证实,丰富的穿刺技术经验有助于内瘘应用时间的延长。

    1.3 观察指标

    ①分析两组护理后,出血、感染、血栓形成、动脉瘤样扩张、内瘤鼻塞等并发症的发生情况。②分析两组护理前后,生理功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精力、精神健康和总体健康等远期生存质量评定指标结果[4-6] ......
上一页1 2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344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