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当代医药》 > 202023
编号:13817180
杨廉方教授化痰散结法治疗乳癖验案举隅(2)
http://www.100md.com 2020年8月15日 《中国当代医药》 202023
     化痰散结法结合化痰法与软坚消积法,总体归属于“消”法,是针对“痰”类病证特有的治疗手法,适用于痰核结聚、瘰疬、瘿瘤、肿块及与痰浊结于胸中的胸痹[24]。“化”意为消除、化解,“散”意为消散、松解,化者导其滞,散者消其壅[25]。先秦时期已存有关于其的记载,《黄帝内经》中,“其实者,散而泻之”“结者散之”“留者攻之”是“消”法理论最早的雏形,虽尚未细言,但此法重在消除体内缓慢而成的有形、无形实邪;汉代《太平圣惠方》出现“化痰”一词;隋唐医家对痰有初步认知,巢元方在《诸病源侯论》中言:“五脏不和,三焦不调……结聚成癥瘕癖结也”;《圣济总录》认为“若痰饮坚结成癖,则兼以消痰破饮之法”,创枳壳丸运气宽胸,治疗痰癖;元代朱丹溪善治痰,提出“凡人身中有结块硬核,不痛不红不作脓者,皆痰注也,宜随处用药消之”,提示消法善治痰阻结聚之证;明清时期,医家积累历朝经验,逐步认识痰结的理法,扩大应用范围,如瘰疬、癥结、乳岩、乳痈、痰核留结、疮疡等[26]内、外、妇科疾病,其根本不外乎“痰”。《证治准绳》中有用“化痰散结法”治疗瘰疬、乳岩,用神效栝蒌散治疗乳痈,堪称“神效”。外科医家陈实功结合前人理论,简明扼要地指出以“消”法为首的“消”“托”“补”三大常用法则 ......
上一页1 2 3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646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