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外医学研究》 > 201113
编号:13769066
骨挫伤17例治疗体会
http://www.100md.com 2011年5月5日 《中外医学研究》 201113
     【摘要】目的如何确诊骨挫伤。方法确诊骨挫伤17例主要靠CT和(或)MRI检查。结果所选病例X线均未见明显骨折线,13例行CT检查,其中10例CT显示骨折,3例再行MRI检查;4例直接选用MRI检查,3例显示骨挫伤。结论X线未显示骨折线,临床怀疑骨挫伤患者应选用CT和(或)MRI检查。

    【关键词】隐匿性骨折;漏诊;磁共振成像检查

    临床中常见的绝大多数骨折X线检查均可见到骨折线,但笔者在工作中发现一种教课书中未提及的骨折类型-骨挫伤,也称微骨折或隐匿性骨折,是由于暴力直接作用于骨骼而导致部分骨小梁断裂、并发骨内出血或水肿的骨折,易被临床医师所忽视,其临床特点:皮质骨完整,X线平片检查多无阳性发现。如果错过治疗时机可导致滑膜炎以及骨性关节炎等后遗症,自2007年以来,笔者所在科共收治17例患者,经确诊后采用积极有效的治疗措施,愈后良好。

    1资料与方法
, http://www.100md.com
    1.1一般资料本组病例中男11例,女6例,年龄7~58岁,平均32岁,骨折部位见于胫骨上段7例,胫骨下段2例,股骨颈2例,桡骨远端、腕骨、肱骨近端各1例,股骨髁间1例,腰椎2例,均有明确的外伤史。全部病例于外伤后24 h内行X线检查,并在X线摄片检查后2~3 d内行CT和(或)MRI检查,其中CT检查10例,MRI检查4例,3例同时行CT和MRI检查。

    1.2诊疗方法符合以下条件应怀疑骨挫伤:(1)有明确外伤史,X线未见明显骨折线。(2)患处局部疼痛剧烈或疼痛持续加重,纵向叩击痛阳性。(3)发生在关节部位的损伤,其主、被动活动受限。(4)经1~3 d对症治疗,疼痛无明显缓解。确诊骨挫伤主要靠CT和(或)MRI检查。干骺端骨挫伤必须依靠MRI检查。诊治骨挫伤关键在于诊断,治疗主要靠夹板或石膏固定,制动6~8周,应用活血化瘀药物,预后良好。

    2结果

    水肿多在4周后吸收,所有病例经功能锻炼,2~3个月痊愈,恢复正常,全部达到骨折临床愈合标准。
, http://www.100md.com
    3讨论

    骨挫伤主要为病变区出血、水肿和微小骨小梁断裂,平片检查常无异常改变,属于比较隐匿的骨损伤。很多骨折患者在受伤后第1次拍片时,看不到骨折线,便以为万事大吉。事实上,患者已发生了骨折,骨的完整性或连续性已被中断,但由于X线照片本身的局限性,骨折线不易显示。对于这种情况,有条件的可行局部磁共振检查。也可动态观察,每周复查拍片一次,对于确实有骨折的患者,随着时间的推移可观察到骨折线或骨痂形成,此时应及时进行处理。如果骨折没有被诊断,无防护措施下活动可以使骨折断端出现移位,加重损伤,延长病程,引起并发症。特别是青少年骨骺部位骨挫伤,由于骨骺参与骨骼生长,因而骨骺损伤极易造成生长迟缓,导致骨骼畸形,影响健康。在基层诊疗活动中,临床医生对骨挫伤认识不足,草率处置,可能引起漏诊和不必要的医疗纠纷。因此,作为临床接诊医师在接诊受伤患者时,不能仅以骨折线判断是否存在骨折。局限疼痛程度及持续时间明显不同于单纯软组织损伤,CT、MRI在骨扫描中应用以来,可以克服X线摄片重叠阴影的影响以及患者体位所限骨折征象不易显示等缺点,对这类骨折的检查有较高的特异性,是发现早期骨挫伤的敏感而准确的方法。特别是MRI成像方法中的脂肪抑制技术,对骨髓病变的诊断高度敏感,成为骨挫伤的首选诊查技术[1]。大部分患者对X线的依赖程度较高,认为拍片未见的骨折,就不存在骨折了,进而做CT或MRI检查没有必要,对于这种情况医务人员要权衡利弊,及时与患者沟通,争取患者同意情况下,严格循证医学,采取科学、合理的辅助检查,是非常必要的。

    参考文献

    [1]张晓明,邢勇.MRI对膝关节骨挫伤及隐匿性骨折的诊断价值.中国医学创新,2009,6(22):157.

    【收稿日期】2010-10-20

    (本文编辑:陈春梅), http://www.100md.com(马宁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