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外医学研究》 > 201119
编号:13765748
新生儿监护病房的护理管理探讨(1)
http://www.100md.com 2011年7月5日 《中外医学研究》 201119
     【关键词】新生儿;监护;病房管理

    新生儿危重症监护是一个特殊的治疗环境,危重病儿多、疑难杂症多、抢救多,对于患儿的预后有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新生儿危重监护病房的护理管理在医院建设方面具有重要的地位,病房的特殊性质直接决定了在护理管理各个方面的特点,包括医护人员的配置和安排,医护人员的培训,医护人员的任务分工以及护理病房消毒隔离的措施等等。为了降低护理风险的发生率,为患者提供安全的优质服务。减少了护理差错的发生。笔者根据自己多年来的护理经验,现在就新生儿监护病房护理过程中人员配备,感染防控以及处理医患关系等方面进行阐述。

    1人员配备和职责分工

    1.1人员配备一般对于小的监护室(十张床以下)护理人员与床的比例一般是1∶1,包括护士长、护理组长在内。

    1.2职责分工
, 百拇医药
    1.2.1护士长护士长是新生儿危重症监护队伍中的管理者和组织者,将配合科室主任对病房进行全面管理,作为管理队伍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职责发挥的如何直接关系到医院对新生儿护理质量的好坏,而且护士长在新生儿重危病症方面还负责护理人员业务培训的组织工作,护士长将组织病房所有的医护人员,配合新的护理技术与疗法,积极探究新的护理方法,同时还要在护理组长的协调下,对医护仪器的管理,并对年轻的护士进行指导。

    1.2.2护士必须以儿科教授为主,协同儿科主任医师,同时尽量配备曾经有儿科工作经验的其他科室教授,对儿科重症进行监护。在监护过程中,护士长与护理组长必须发挥中心功能,加上值班医生和护士。在这一整套护理小组的机制下,必须要分工明确,运作流程,有条不紊。如气管的插管、人工呼吸等等。护士在新生儿监护的整个过程中始终处于第一线,除了对危重新生儿进行护理和处置以外,还必须要观察监控观察仪器的各个指标,并通过专业的技能,能够准确通过指标反映的情况对新生儿进行实时监控和护理。因此对护士的配备方面,需要护士的自身素质过硬,需要有责任心,而且必须按照计划进行培训并考核。鉴于新生儿监护病房的特殊性,笔者认为,需要尽量安排高年资的护士,或者业务熟练的责任心强护士。合理安排工作时间,减少护士疲劳值班。护士在经过培训后上岗,能够熟练掌握各项急救技术,并正确使用各项监控仪器如呼吸机等,能正确根据参数分析病情等等。
, 百拇医药
    2业务素质培训

    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特别是新生病危儿童出现新的情况,病房护理工作领域的拓宽,因此对新生儿护理人员的需求不断更新,对护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护理人员在巩固基础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能继续学习,掌握新的护理理论,熟练新的护理技术和新的护理方法。实践表明,学校的医护教育再也不能满足临床护理工作的需求,必须要对护理人员提出继续再教育的要求,这对临床护理工作的质量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能更好地保障新生儿病危重症的监护能得以很好的实施[1]。如随着目前护理设备引进国外先进技术,护理人员的学历要求有小语种水平,并以各种形式的再教育不断地提升护士的文化素质和自身护理水平。

    2.1培训护士的急救基本功,提高急救成功率新生儿由于比较脆弱,对周围环境比较敏感,因此其患者发病急骤、变化迅速而且病情危重,如果不能对病危儿实施急救,则会直接导致生命危险,如新生儿脑细胞对缺氧十分敏感,当脑细胞缺氧超过5 min就会引起脑细胞的不可逆损害[2],因此必须对其准确做出判断并采取措施,争分夺秒,处理及时。护士的特征决定了护士在高危新生儿处于第一战线,他们守护着高危新生儿,实时观察他们的病情。因此,护士的急救基本功将会影响到急救成功率。所以医护人员必须对新生监护病房的责任护士进行培训,让他们具备扎实的基本功和专业的理论知识,而且随着急救学的发展,还要求培训护士精湛的急救技术,另外还需要有较强的急救意识,能时刻保持警惕,面对病情瞬息万变能做出果断的决策。接触新仪器设备,内外结合继续教育。总之,对新生儿护理人员的培训内容涉及心肺复苏、气管插管、各种呼吸器的使用、各种监护仪的应用及数据评价等。这些培训使得护士能在实践中保证良好的状态。
, 百拇医药
    2.2每周必须要安排护士的业务学习,不断地进行岗位练兵,在急救护理优秀人员中选出一部分接受精英教育,接受高层次专业教育或,经过临床实践,科研能力培养,出国进修等培训后作为领头人,带领一大批护士加强护理管理。另外,护士业务学习包括组织岗位练兵、案例讨论、定期病房检查考核等等,总之,通过安排护士的学习培训,不断总结经验,充实护理人员的专业知识技能,降低了护理并发症[2]。

    2.3鼓励护理人员多查阅资料,多阅读与业务有关的资料,杂志,同时鼓励经验多的护理人员进行护理工作经验交流。

    3防止院内感染

    医院感染防控新生儿由于免疫系统不成熟,易发生院内感染,新生儿监护病房已成为院内感染的高危监控区域,防止院内感染对新生儿的存活率至关重要。

    3.1医德医风教育医风医德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也是新形势下新的问题,良好的医风医德作为一种职业道德是人文素质的具体表现,能缓解和保障医院内各项措施和管理制度的有效执行,医风医德教育也将会促进各项管理制度朝着健康有序的路径发展。护理工作必须要树立“救死扶伤、忠于职守、爱岗敬业、满腔热情、开拓进取、精益求精、乐于奉献、文明行医”的精神和风尚,对新生儿负责,对整个社会负责。目前,针对医院内部部分制度落实不全等问题,医院必须对医护人员强化医风医德教育,使其自觉养成严肃认真的工作作风,能够在内在方面提升医院护理质量。
, 百拇医药
    3.2切断传播途径(1)空气的消毒:必须对新生儿病房的清洁卫生工作相当重视,各种器械,如导管、插管、雾化器、暖箱等规范消毒措施,医院内保持空气的流通,早晚两次,每次至少通风一个小时,使用空气净化器进行消毒,并做好细菌培养,发现问题能够及时的处理。地面每日消毒液拖地三次左右。各项措施保证感染空气传播的途径被切断。(2)医务人员手的消毒:护士长要组织护士人员重视手的清洁与消毒,并要纳入考核机制,每人必须过关,采用非手接触式水龙头开关,配备洗手毛巾,所有的用具要一人一用一消毒。在接触患儿前用含有就进的消毒液擦拭。规定出入隔离室均要洗手。(3)护理用品的消毒:对新生儿的服装、喂奶用具必须进行高温消毒,暖箱,床旁桌地面每日用500 mg/L含氯消毒剂擦拭消毒。如果所护理的新生儿出院后,其所用的必须及时更新,及时消毒,以免造成感染[3]。

    3.3加强呼吸道的护理有部分低体婴儿呼吸系统功能并不完善,呼吸道解剖生理特点及术后呼吸机辅助时间过长导致呼吸系统并发症多,因此要加强对新生儿呼吸道的护理,结合其特点设置呼吸模式和参数,保证呼吸道畅通。具体包括呼吸机型号的选择、呼吸模式选择以及参数的调节、气道湿化、气管插管护理、适时吸痰、拔管后护理等等。必须要保持新生儿呼吸道的通畅,另外值得注意的是,所有与之相关的器具必须要进行无菌操作,避免感染事故的发生。

    3.4加强基础护理包括换尿布等基础护理内容。这些护理操作因对象的特殊性而变得难度大。照顾患儿时,首先需要核对婴儿手脚上的识别带,然后帮患儿活动手脚,观察关节和四肢是否正常,观察其全身皮肤健康与否,尤其一些患儿身上需要固定检测仪器,虽然病房选用了特别的固定胶带,不过还是有个别婴儿粘贴胶带处出现少许皮肤过敏。部分新生儿的脐带尚未完全干燥,还要继续包扎,压迫止血;还有换尿布时,要帮幼儿进行清洁工作,记录大小便情况,需要作大小便化验检查的患儿也需要及时留存标本,少数胎龄过小、进食困难的患儿还需将换下的尿布进行称重,以确认婴幼儿摄取和排泄的出入量。, 百拇医药(石小毛)
1 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