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血液内科 > 贫血 > 缺铁性贫血
编号:13765506
缺铁性贫血的分类治疗原则
http://www.100md.com 2011年7月15日 《中外医学研究》 201120
     【关键词】缺铁性贫血;分类;治疗原则

    铁是血红蛋白合成中不可缺少的元素,当体内贮存的铁不能满足正常红细胞生成的需要而致的贫血称为缺铁性贫血。常见于生育年龄的妇女和婴幼儿,及慢性失血的患者。临床上分为:铁负平衡期、缺铁造血期、缺铁性贫血期三期。

    1病因

    所有使铁的需求增加,丢失增加、摄入铁减少、吸收或利用铁减少的因素均可造成缺铁性贫血。常见原因:(1)造血铁的需求增加:婴儿或青少年快速生长、妊娠、接受红细胞生成素治疗均可造成铁的需求增加;(2)铁丢失增加:常见的是身体许多部位的慢性失血,比较明显的有鼻出血和痔疮出血,其他如胃及小肠溃疡、大肠息肉或肿瘤,其他失血的原因包括肾或膀胱肿瘤引起的血尿及女性月经过多,血液透析等;(3)铁摄入吸收或利用减少:见于饮食含铁量不足,因疾病所致铁吸收不良(克罗恩病等)外科手术后铁吸收障碍(胃切除,肠切除术后),急慢性炎症等。
, 百拇医药
    2治疗原则

    2.1缺铁性贫血的严重程度和原因将决定如何治疗;重要的是查明缺铁的原因,分类对症治疗。具有以上三种常见原因治疗大致分为以下三个方面:(1)红细胞输注:适于贫血症状明显,心血管系统不稳定,持续大量失血的患者;(2)口服铁剂:适于快速生长、不规律失血、饮食铁摄入不足、妊娠等。常用剂量200~300 mg/三次/ d;由于食物可能会抑制铁吸收,口服铁剂最好在空腹时服用;但约20%~30%的患者会发生胃肠道反应;症状有腹痛、恶心、呕吐或便秘,常使患者中断治疗;此时应采用延迟铁释放的复合铁制剂,小剂量服用;或饭间、饭后服用。一般疗程是血红蛋白升至正常水平,用维持量,再继续补铁4个月~1年,以补足铁储存量;(3)胃肠外铁剂治疗:适于口服铁剂不能耐受或手术后铁吸收障碍的患者[1]。常见于持续胃肠道出血;应用最广泛的是右旋糖酐铁和葡萄糖酸铁钠复合物(ferrlecit)。

    2.2两种用药方式:一种为大剂量给药,每次至少给予500 mg;另一种为小剂量长期给药,后者在血透析中更常用;通常每次给予元素铁100 mg,10周以上,以增强机体对促红素治疗的反应。总补铁量计算公式:体重(kg)×2.3×(15-当时血红蛋白g/dL)+500或1000 mg(储存铁)。应用静脉铁剂的常见问题是过敏;常见症状多于大剂量应用后几天出现,如关节痛、皮肤红斑和低热等,与剂量相关。如应用右旋糖酐铁剂量大于100 mg,建议以5%低分子右旋糖酐或生理盐水稀释,输注时间应大于60~90 min;一旦出现严重过敏反应如胸痛、寒战、血压下降或其他全身症状时,应迅速停药[2]。
, 百拇医药
    2.3食疗很多食物中含有丰富的铁;如紫菜、黑木耳、动物的肝、肾、肉类等;经常食用可增加铁的摄入量。食物成分中只有维生素C能增加铁的吸收。浓茶、咖啡、磷酸盐、糠、制酸药能与铁结合使铁吸收减少。

    2.4病因治疗育龄妇女长期服用避孕药可使维生素E代谢加快,造成维生素E缺乏。维生素E减少会影响铁的吸收;对此类患者应补充维生素E,而长期服用维生素E,及红细胞生成过速会引起低血钾,应适当补钾如(氯化钾溶解片等)。

    3结论

    缺铁性贫血的诊断和治疗并不困难;重要的是查明缺铁的原因,妊娠、青少年快速生长期以及任何形式的间断失血都应警惕缺铁的存在。当成年男性存在缺铁时,除非有其他证据,否则应高度怀疑消化道出血。缺铁性贫血的症状如苍白、乏力、活动量减少与贫血的严重程度和进展快慢有关[3]。口角炎和指甲干燥松脆多是进展期组织缺铁的征象;还可以出现烦躁及儿童异食癖等症状。缺铁性贫血的治疗是一个较长时间的治疗,即使贫血已纠正至正常水平,仍需坚持足够疗程的维持量治疗,一般在6~10个月左右,否则极易复发。

    参考文献

    [1]武永吉.血液系疾病诊断与诊断评析.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3-4.

    [2]阎树旭.血液病鉴别诊断及用药技巧.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2:153-154.

    [3]黄晓军.血液病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12-15.

    【收稿日期】2011-05-17

    (本文编辑:郎威), http://www.100md.com(王红洁 孟兆旭)


    参见: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血液内科 > 贫血 > 缺铁性贫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