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外医学研究》 > 201122
编号:13764084
支气管镜检查麻醉方法的改良
http://www.100md.com 2011年8月5日 《中外医学研究》 201122
     【摘要】目的探讨支气管镜检查麻醉方法的改良。方法对150例支气管镜检查患者给予不同剂型不同方式的利多卡因麻醉。结果患者麻醉均满意,顺利完成支气管镜检查,痛苦小。结论改变利多卡因剂型及给药途径能取得满意的麻醉效果。

    【关键词】支气管镜检查;利多卡因;麻醉

    自1967年在我国临床开始应用纤维支气管镜检查以来,支气管镜检查在国内各级医院都有了应用,在呼吸系统疾病的诊断、鉴别及治疗上起到了很大作用。但检查时风险大,未能像胃镜一样广泛的普及,其原因与支气管镜检查时患者痛苦大,不耐受有关,其与麻醉方法的好坏有着很大关系。笔者在武汉协和医院、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及新华医院进修学习和回笔者所在医院后的实践后总结出了一套较为有效麻醉方法经使用后患者痛苦少,经50例患者检查后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2010年9月~2011年3月笔者所在医院共行50例电子支气管镜检查,其中男性35例,女性15例;年龄18~35岁13例,36~55岁15例,56~70岁22例;患者有肺炎、结核、肿瘤。
, http://www.100md.com
    1.2方法所有患者先用利多卡因凝胶10 ml(含利多卡因0.2)分三次缓慢咽下(尽量让药物在咽部停留长一些时间),每次间隔3 min,然后再用利多卡因凝胶1 ml涂抹鼻腔。麻黄素滴鼻缩血管,减轻鼻腔肿胀方便气管镜插入。气管镜插入前先用润滑膏涂抹气管镜插入部分,进入气管后还可以根据进镜情况再加用润滑膏。经此麻醉后,患者咽部及声带麻醉多能达到满意程度,初学者可以顺利插入气管镜。气管镜到达咽部后可向声门处喷入2%利多卡因1 ml以麻醉声门下气管,使用气管镜专用注水管从气管镜活检口插入,用5 ml空针抽取利多卡因,每注入一次麻药再用空针立即注入空气2~3 ml(可使用同一具空针,注药后取下空针,立即抽取2~3 ml空气,再接上注水管立即注入,速度要快,以形成雾状喷射取得满意麻醉效果)减少气管镜进入气管后的反应。到达气管下部隆突上2~3 cm时喷2%利多卡因1 ml,到达右上叶支气管开口处时喷2%利多卡因1 ml,右中叶开口处喷2%利多卡因1 ml,左主支气管开口处喷2%利多卡因1 ml,左上叶支气管开口处喷2%利多卡因1 ml,一般双下叶不用喷麻药,因为双上肺麻药会自动流入下叶支气管内,到达麻醉效果。但需行支气管灌洗及活检时可再喷少许麻药。经过以上麻醉方法大多能取得满意麻醉效果,患者行检查时痛苦很小,偶有轻微咳嗽,都能耐受,能很好配合检查。
, http://www.100md.com
    1.3效果评定满意:患者偶有轻微咳嗽,不影响检查;一般:检查中咳嗽重,需再次追加麻药才能完成检查;差:患者咳嗽重,不能耐受检查,需停止检查。

    2结果

    49例患者麻醉满意,1例一般,操作中有追加麻药,所有患者均能顺利完成检查。

    3讨论

    麻药选择:丁卡因和利多卡因是呼吸道麻醉应用最早的两个药物。丁卡因安全范围小,可致心脏骤停和猝死,用于表面麻醉最大安全剂量为50 mg,不推荐用呼吸道麻醉。利多卡因的特点为起效快(1~5 min),弥散广,穿透性强,且无明显扩张血管作用,无论喷雾或雾化吸入使用使用利多卡因均有效,吸入用药的毒性只有静脉用药的1/5,无过敏性,还可以通过气管镜追加药物(经气管镜活检通道喷洒),因而是局麻的首选药物[1]。经呼吸道给药,最大推荐剂量4 mg/kg,一般每次给药量不超过300 mg(2%利多卡因15 ml)。气道注入麻醉药后约有30%吸收致血循环。
, http://www.100md.com
    目前支气管镜检查常用麻醉方法有:含漱法、喷雾法、雾化法、气管内滴注法、环甲膜穿刺法、局部神经阻滞法六种[1]。环甲膜穿刺法麻醉方法可靠,但患者痛苦大,穿刺后出血易与支气管本身疾病出血相混淆,给检查带来困惑,现多已淘汰。局部神经阻滞法操作过程复杂,不适于常规检查使用。雾化法患者痛苦少,但麻醉效果稍差,雾化液形成雾气在支气管内吸收较2%利多卡因原液喷雾形成水雾效果差,且需患者配合良好,能掌握雾化方法,不大适用于老年患者及儿童。气管内滴注法麻药用量大,不能保证每段支气管麻醉效果。笔者采用改进的含漱法结合气管内喷注法,即控制了麻药用量,又保证每段支气管都能麻醉良好。

    利多卡因凝胶咽服有利于咽部麻醉,患者易于接受,与传统丁卡因鼻咽部喷雾痛苦小,声门张开好,视野清楚,避免患者未检查即咳嗽。2%利多卡因原液借助主水管直接喷雾形成雾状水滴,分子更小,易于支气管黏膜吸收,按一定顺序喷雾,即可控制总药量,麻醉效果好,先麻醉好再检查,避免边检查边喷麻药引起患者剧烈咳嗽影响检查。绝大多数患者按此方法检查,取得良好效果。

    参考文献

    [1]刘长庭.纤维支气管镜诊断治疗学.第2版.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9:41.

    【收稿日期】2011-05-30

    (本文编辑:刘曾敏), http://www.100md.com(杨奇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