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外医学研究》 > 2012年第8期
编号:13181252
微创内固定治疗在SchatzkerⅡ\Ⅲ型胫骨平台
http://www.100md.com 2012年3月15日 《中外医学研究》 2012年第8期
     胫骨平台骨折常见于老年人和高强度运动的青年人。根据Schatzker分类法可以将胫骨平台骨折分为6型,传统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方式是开放性手术治疗,达到关节面解剖复位,但是其由于手术切口长,损伤大,而且患者术后感染的机会也增大,现已很少在临床应用。随着关节镜的临床应用,微创技术逐渐应用于胫骨平台的治疗。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09年3月-2010年5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胫骨平台骨折患者68例,其中,男50例,女18例,年龄19~61岁,平均(36.4±9.2)岁,手术时间为伤后3~10 d。根据Schatzker分型:Ⅱ型40例,Ⅲ型28例;合并内外侧半月板损伤7例,前交叉韧带损伤6例,后交叉韧带损伤4例,内侧副韧带部分损伤4例。随机将其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治疗前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Schatzker分型、骨折块大小、数量及骨折程度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手术方法

    1.2.1试验组:关节镜辅助下手术,所有患者采用硬膜外麻醉,体位取仰卧位,常规消毒铺单,气囊止血带止血,注意观察胫骨平台软骨情况及是否有半月板交叉韧带等的损伤。原则上如果有交叉韧带及半月板等损伤,应该清除损伤部分,尽量保留正常组织,清创后做二期关节镜手术。若没有半月板以及交叉韧带等的损伤,则于关节外胫骨平台的前下方3~5 cm处开一骨窗,方向朝塌陷方向,采用前内侧入路进镜,按步骤检查关节腔整个情况,可观察到平台塌陷,在关节镜监视下,用小骨刀从塌陷处骨块缝隙中穿过,将塌陷骨块缓慢顶起,复位塌陷骨块,直到塌陷面平整、骨折复位良好,将塌陷骨折块抬起后所遗留空腔用人工骨填塞封闭。达到关节面复位和力线效果满意后,经皮空心松质采用骨螺钉或钢板胫骨平面做内固定。对手术部位加压包扎,对所有患者常规使用抗感染药物治疗1周左右,对于开放性胫骨骨折要酌情适当延长用药时间。术后先用弹力绷带保护膝关节,3周左右开始对患者的膝关节进行功能恢复训练。

    1.2.2对照组:采用传统开放式手术,麻醉、体位及常规消毒均与试验组相似,对照组根据骨折类型选择手术入路,切口沿髌骨向胫骨远端做弧形切口或宗兴直切口。切口长度约为8~14 cm,处理好凝血块及碎裂骨块,检查是否伴有半月板及交叉韧带的损伤,将骨折复位后,采用骨螺钉或钢板做胫骨内固定,在C型臂X线机观察下使其达到骨折功能复位,然后放置引流管,缝合伤口。常规抗感染治疗,3周后对膝关节进行功能训练。

    1.3疗效评价标准

    参照HSS膝关节评分标准进行评价,优85分,良70~85分,中60~69分,差<60分。

    1.4随访

    对所有患者进行4个月~1年6个月的随访,平均随访1年1个月,随访内容包括患者的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及出现的并发症,对相关并发症进行积极的治疗。

    1.5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对数据处理,所有数据均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 字2检验,将检验标准设为α=0.05,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的相关治疗指标比较

    微创手术和开放手术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愈合时间、治疗时间及切口大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两组患者相关治疗指标比较

    组别手术时间

    (h)临床愈合

    时间(d)治疗时间

    (d)切口大小

    (cm)

    试验组(n=34)1.5±0.449.4±8.556.3±12.43.8±0.5

    对照组(n=34)1.5±0.365.4±11.374.3±11.212.3±2.3

    2.2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比较

    试验组的并发症发生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的比较例

    组别切口感染关节僵直创伤性关节炎

    试验组(n=34)110

    对照组(n=34)422

    2.3两组患者的膝关节功能评分比较

    两组患者的膝关节功能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两组患者的膝关节功能评价比较 例

    组别优良中差

    试验组(n=34)181240

    对照组(n=34)12994

    3讨论

    胫骨平台骨折是一种创伤性很大的骨折,由于胫骨平台骨折是典型的关节内骨折,因此该处骨折对膝关节功能影响比较大[1-2],其不同分型的预后也不同,SchatzkerⅡ、Ⅲ型在临床上最为常见[3],本文通过研究在关节镜下内固定治疗Schatzker Ⅱ、Ⅲ型胫骨骨折发现,微创手术与常规开放手术时间无明显差异,但是骨折临床愈合时间、治疗时间、切口大小及膝关节功能评价情况均优于开放手术,并发症发生情况也明显少于对照组。微创手术采用关节镜进行治疗,有损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膝关节功能恢复较好等优点,值得在临床工作中开展应用[4]。另外对患者进行早期的功能训练及营养支持可以更好提高患者的预后。

    参考文献

    [1] Rasmussen P S.Tibial condylar fractures impairment of knee Joint stability as an indication for surgical treatment[J].Bone Joint Surg(Am),1973,55(1):1331-1350.

    [2] 王鸥,茅治湘,王全明,等.顶撬植骨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压缩骨折[J].临床骨科杂志,2003,3(4):305.

    [3] 程龙,王琳,翟新民.胫骨平台骨折SchatzkerⅡ、Ⅲ型治疗体会[J].河南外科学杂志,2011,17(1):90-91.

    [4] 李小鹏.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手术治疗临床疗效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11,8(1):27-29.

    (收稿日期:2012-01-15)(编辑:徐睿瑞), http://www.100md.com(彭子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