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外医学研究》 > 2012年第12期
编号:13180162
急性失血性休克患者抢救时几种静脉输液途径的比较(2)
http://www.100md.com 2012年4月25日 沈诺 谢红春
第1页

    参见附件。

     失血性休克的救治原则最主要是进行扩充血容量治疗,尤其是成功建立静脉通道所耗时间以及单位时间内输入足够的液体量更显得十分重要。有专家建议在休克早期补液速度可以高达600~800 ml/h,休克中晚期输液速度也可以达800~1200 ml/h。在短期内输注血浆代用品和晶体溶液甚至血液制品都能达到补充循环血量,维持血流动力学的稳定,达到改善机体氧代谢进而保证液体和药物快速充分进入体内,从而达到纠正因血容量不足所致的休克[7-8]。虽然输血即能补充血容量提升血压,又能促进止血,但血液制品的粘度高,如选用手背和足背静脉通道输注时速度较慢,甚至常常发生输液通道的堵塞,为达到纠正休克的目的。常需要通过护理人员加压输入。而颈外静脉管腔较粗,上段直径(0.6±0.2)cm,有资料报道颈外静脉留置套管针最大流速可达97 ml/min,能满足失血性休克患者抢救时快速补液的要求[4,9-10]。在C组中观察到输血速度高达220 滴/min,第1 h补充的液体量明显高于其他组,最高可达到2400 ml/h。由此可见,在抢救失血性休克患者时,迅速将液体和药物尽早输入患者体内,为抢救患者生命赢得宝贵的时间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