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外医学研究》 > 201224
编号:13746872
浅谈门诊静脉采血护理方法及护理体会
http://www.100md.com 2012年8月25日 《中外医学研究》 201224
     【关键词】 静脉采血; 护理方法; 护理体会

    中图分类号 R472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1674-6805(2012)24-0065-01

    静脉采血是护理工作中最基础的一项技术操作,要对疾病做出早期而正确的诊断,静脉采血进行化验是重要的检查方法之一,标本采集方法正确与否直接影响到疾病的诊断、治疗和抢救工作。笔者结合多年临床工作经验认为:采集血标本前患者良好的准备情况、护士对血管条件的准确评估、顺利地采血过程及熟练的采血技巧是采集好静脉血标本、确保检验数值准确性的关键。现将采血中及采血前后需注意的问题作如下报告。

    1 临床资料

    随机选取笔者所在医院门诊抽血室2012年1-3月静脉采血患者2000例,其中男721例,女1279例,年龄1~87岁。

    2 护理方法
, http://www.100md.com
    2.1 操作前护理

    2.1.1 嘱患者采取坐位,手臂平放于桌上,与心脏同一水平。

    2.1.2 认真核对采血条码上患者姓名、年龄、采血项目,正确选用真空采血管。例如:血常规用紫色真空采血管;血生化、免疫用黄色真空采血管;红细胞沉降率用黑色采血管;凝血类用蓝色采血管等。将采血条码清晰完整贴在真空采血管上。

    2.1.3 常规询问患者禁食情况、用药情况。一般采血前两天应清淡饮食、忌油腻、忌饮酒,生化检验标本需在空腹8 h后采血;糖尿病患者、高血压患者于服药前采血。

    2.1.4 做好心理护理,缓解患者紧张情绪,解释留检目的和要求。

    2.2 操作中护理

    用物:真空采血针、真空采血管、止血带、棉签、安尔碘、采血贴等。
, 百拇医药
    步骤:再次核对采血条码及患者信息是否一致,向患者解释采血的目的和方法,以取得合作。充分暴露采血部位,一般选择肘部最粗直、充盈好、弹性好的静脉,常用肘正中静脉、贵要静脉,如上述血管条件欠佳,必要时可选择手背静脉或腕静脉[1]。在穿刺部位肢体下垫软枕,在穿刺点上方6 cm处扎紧止血带,用安尔碘常规消毒两次,消毒范围直径大于5 ㎝,嘱患者握拳,使静脉充盈[1]。用一次性真空采血针刺入静脉,见回血后将采血针尾部连接真空采血管至所需要血量。抽血完毕,松开止血带,嘱患者松拳,用无菌采血贴覆盖穿刺点,迅速拔出针头,同时嘱患者按压穿刺点5 min,勿按揉,以免造成皮下淤血。采入抗凝管后需将采血管轻轻颠倒两至三次,以确保血液与抗凝剂充分混匀[2]。

    采血时根据患者的病情、年龄、体态等合理选择血管。例如:老年人皮肤松弛,血管脆、弹性差,应绷紧松弛的皮肤快速进针,以防止血管破裂;婴幼儿哭闹厉害时,勿强行进针,以免造成不必要的伤害及家长的不配合;正在进行静脉输液的患者勿在输液手臂采集血标本,以免造成血液稀释,影响检验结果;瘫痪或乳腺癌患者,勿在患肢上采集血标本,以免造成血运障碍;肥胖患者血管细而深,要凭借护士的经验和手感来进行穿刺,护士要有足够的信心和耐心。
, http://www.100md.com
    2.3 操作后护理

    采血后及时将血标本送检,以保证检验值的准确性。耐心倾听患者感受,以便更好地完成采血工作。

    操作后,患者诉采血部位不同程度的疼痛。这就要求护士根据患者的年龄、职业、文化程度等采取相应的心理护理,让患者认识到轻微的疼痛属正常现象,对于感觉疼痛难忍的患者,寻找原因。可选择粗直的大血管,直接刺入血管,减少反复穿刺,减轻疼痛;掌握正确拔针技巧,防止造成皮肤划伤引起疼痛。

    静脉采血后造成的皮下淤血多因患者采血后未按压穿刺点或按压不彻底造成。因此,静脉采血后,告知患者正确按压5 min,中途不能放松或反复观察是否出血已停止,不能反复在穿刺点按揉。对已经发生皮下淤血的患者,嘱其24 h内冷敷,减少局部充血和出血,24 h后可热敷,以促进血液循环,加快吸收[3]。

    对于身体虚弱、心理承受能力差、禁食时间过长的患者可发生晕针现象。患者表现为面色苍白、四肢湿冷、肌肉无力、血压下降,立即协助患者取平卧位,保暖、75 g葡萄糖口服,并给予心理安慰,嘱患者不要害怕,约20 min后可缓解。
, 百拇医药
    3 结果

    在接受采血的2000例患者中,其中晕针8例,皮下淤血12例,疼痛16例,绝大多数患者可顺利完成采血。

    4 讨论

    静脉采血虽然是一项基本的护理操作,但要真正做到保质保量完成工作很不容易。这就要求护士必须要有高度的责任感、良好的心理素质、丰富的临床经验和过硬的穿刺技术,这样才能帮助患者在陌生的医疗环境中建立信心,让患者在感受到真诚与温暖的同时尽快痊愈。

    参考文献

    [1]陈维英.基础护理学[M].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22.

    [2]刘颖.血液标本的采集步骤与注意事项[J].中国社区医师,2008,10(23):177.

    [3]蔡立秋,王艳清.静脉采血两种拔针按压法的比较[J].华北煤炭医学院学报,2010,12(1):15.

    (收稿日期:2012-05-14) (编辑:李嫚), 百拇医药(霍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