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外医学研究》 > 201226
编号:13745889
155例小儿误食中毒的抢救及护理管理
http://www.100md.com 2012年9月15日 《中外医学研究》 201226
     【摘要】 对小儿误食中毒如何争取时间进行规范、有序、高效的抢救及正确护理的方法进行探讨。要使抢救工作紧张有序、高效,必须建立小儿误食中毒抢救的应急预案,最大限度地发挥抢救人员的作用并相互协作,是成功抢救每一位误食中毒小儿的有力保证,同时正确健康教育是减少小儿误食的一个重要措施。

    【关键词】 误食中毒; 抢救; 护理

    中图分类号 R595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1674—6805(2012)26—0136—02

    小儿误食中毒是儿科常见急诊,小儿各组织器官发育尚未完善,胃肠黏膜血管丰富,新陈代谢旺盛、吸收快,但肝、肾的解毒功能较成人弱,急性误食中毒比成人来势凶猛,误食中毒后若得不到及时救治,毒物迅速吸收进入血液循环,常常导致生命危险。故而,在抢救过程中,必须争分夺秒及时抢救。

    1 临床资料
, 百拇医药
    2002—2006年笔者所在科室共救治155例误食患儿,年龄最小1.5岁,最大4岁,其中1.5~3岁111例。155例误食患儿中误食物不明者38例,误食汽油2例,各种药物48例(安定片3例,降压药15例,避孕药6例,过期药品如鱼肝油、补钙制剂、维生素AD 8例,其他16例),灭鼠药28例,灭蟑药16例,灭蚊水2例,农药21例。

    2 抢救及护理管理

    2.1 询问病史

    重点了解误食物名称、误食时间及剂量,主要表现和经过何种处理,为确定抢救治疗方案提供有效依据,便于及时采取救治措施。

    2.2 洗胃

    用于误食后4~6 h内的患儿。

    2.2.1 笔者所在科室对误食食物不明及误食各种药物、灭蟑药、灭蚊水、农药(其名称性质不明)的情况下一般用温水洗胃,温度39 ℃~41 ℃,避免温度过高引起胃黏膜血管扩张而加速毒物的吸收;灭鼠药用1∶15 000高锰酸钾洗胃,误食汽油者用鲜牛奶洗胃[1]。
, 百拇医药
    2.2.2 下胃管

    2.2.2.1 一般经鼻腔插管,下管的长度为从发际到剑突的长度;胃管尽量选用型号稍大的胃管,一般1.5~2.0岁可用12#胃管,2~3岁可选用16#胃管或成人18#胃管,其洗胃速度快,并能避免胃内残余食物堵塞而延误抢救,必要时可用口咽管通过口腔插管[2]。

    2.2.2.2 插管时的体位 患儿可采取半坐卧位,由家长抱在怀里,患儿四肢由家长约束,一人固定头部,操作者从鼻腔将胃管插入,使胃管靠重力作用顺利下滑,同时患儿咽部受到刺激后易发生吞咽动作,胃管易沿咽部后壁下滑到胃窦部,不易盘曲在口腔中,一次插管成功率高,避免反复下胃管造成胃贲门黏膜综合征、胃出血。患儿半坐卧位家长恐惧感减轻,患儿心理上亦有一种安全感、依赖感。

    2.2.2.3 小儿洗胃与成人不同,抢救时极不配合,洗胃难度大,常需2~3人配合才能完成操作,洗胃前尽量抽空胃内容物同时送检,然后每次灌注洗胃液100~200 ml,如注入量过多液体可从口鼻内涌出而引起窒息,还易产生急性胃扩张,增加毒物吸收。洗胃时尽可能让小儿侧卧位,并轻轻晃动小儿胃部,左右变换体位,直至洗出液无色、无味、清亮,同时记录注入洗胃液及抽出的洗胃液的量。
, http://www.100md.com
    2.3 导泻

    洗胃完毕后,对于误食超过4~6岁患儿,可从胃管内注入10%甘露醇溶液50~60 ml,或50%硫酸镁0.4~0.5 ml/kg进行导泻,加速已进入肠道的毒素排出。

    2.4 迅速建立静脉通路

    洗胃的同时,立即抽血送检验科做必要的化验检查,针对患儿中毒物的性质迅速采取特效解毒剂治疗,如亚硝酸盐中毒时用美蓝治疗,有机磷中毒时用解磷定治疗,并静脉注射阿托品0.03~0.1 mg/kg,每15~30 分钟一次,用药至出现血色潮红、瞳孔扩大、皮肤干燥后可逐渐延长间隔时间,减少每次用量,直至停药。

    2.5 病情观察

    抢救人员在抢救过程中,密切观察患儿病情变化,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清除口鼻内的分泌物、呕吐物,严密观察患儿神志、瞳孔、意识及生命体征,尿量、皮肤黏膜、甲床颜色的改变,并做好记录,发现异常及时向医生报告,迅速对症处理及采取相应的抢救措施。
, 百拇医药
    2.6 心理护理

    在抢救的过程中,患儿承受着心理与生理两重痛苦,其家长也一样焦虑不安,个别家长会有些过激行为,如家长之间相互埋怨、争吵,甚至因爱子心切看到患儿的痛苦状况(症状),会抱怨抢救人员在固定患儿、插管时动作重等,此时抢救人员在边抢救的同时,先做好患儿的心理护理,同时做好家长的心理疏导,以减轻家长心理负担,使其积极配合抢救。

    3 结果

    145例患儿,其中3例在抢救结束后,2例患儿家长(均为农民)观患儿精神状态好和1例患儿家长(为打工者)看患儿病情重,经医护人员多次讲解、劝说后仍坚决放弃治疗,经随访此3例患儿,2例死亡,1例存活,其余均抢救成功。

    4 讨论

    4.1 加强学习,提高抢救能力
, 百拇医药
    加强护理人员对中毒应急预案流程的学习、培训、演练,使其有过硬的抢救基本功,不断提高应急能力,具备良好的抢救心理素质。

    4.2 分工加协作,使抢救工作忙而不乱

    抢救时充分发挥每一个人的能力,合理分工、相互协作,抢救人员对抢救程序心中有数,抢救时做到忙而不乱,这样能大大提高抢救成功率。

    4.3 做好健康教育,预防小儿误食

    健康教育在预防小儿误食中起着重要作用,教育家长通过多次对小儿讲解,让小儿对日常生活中一些不能吃的食物有初步认识,并给小儿讲解因误食而产生的后果,在与小儿接触过程中经常向其灌输,以达到强化的目的,引起小儿对有害物质的认识及警觉,增加小儿自我保护意识;并教育家长应特别注意对幼儿的看护,因幼儿缺乏生活经验,易发生误食导致意外事故,对家中的药品及一些危险物品妥善保管。通过以上措施,大大减少了小儿误食的发生。

    参考文献

    [1]张红兵,高天素.群体性小儿急性食物中毒的抢救及护理管理[J].护理管理杂志,2003,3(4):51—52.

    [2]赵作华.幼儿洗胃左侧位与半坐卧位的对比研究[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4,20(9):44.

    (收稿日期:2012—05—23) (编辑:程旭然), http://www.100md.com(许立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