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外医学研究》 > 201227
编号:13745623
常用降压药物不良反应分析
http://www.100md.com 2012年9月25日 《中外医学研究》 201227
     【摘要】分析临床常用降压药的不良反应,能够为临床合理选用降压药提供参考。分析临床常用利尿剂类、β受体阻滞剂类、钙离子拮抗剂类、α受体阻滞剂类、血管紧张素Ⅱ转换酶抑制剂类及复合制剂的药理及产生的不良反应,该类药物在有效降低血压水平的同时,还可以造成心脏抑制、代谢异常、肝肾功能损害、过敏反应、水肿等不良反应。各类降压药物都会产生不良反应,高血压选择用药应结合患者的致病机制、血压升高类型、降压药物的药理学特性,优化选择、合理用药。

    【关键词】 降压药物; 不良反应

    中图分类号 R972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1674—6805(2012)27—0142—01

    降压药物可有效降低血压水平,减少靶器官的损害。对高血压患者而言,降压药在控制血压的同时,也会对人体的一些功能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临床在进行降压治疗的过程中,降压药的不良反应不可忽视,本文就常用各类降血压药物的不良反应综述如下,为确保临床医师合理选择降压药物,安全用药,预防不良反应提供参考。
, 百拇医药
    1 各类降压药物作用、不良反应及预防

    1.1 利尿剂类

    此类药物通过其利尿和利钠作用减少循环血容量,并通过减少血管壁中钠离子的含量降低血管张力。临床常用药物为双氢克尿噻、速尿、吲哒帕胺等。不良反应尤以低钾和低钠血症最常见。临床症状表现为恶心、呕吐、腹胀和肌无力,还可引起高血糖、高血脂、高血氨、高尿酸和高血钙。为避免发生低血钾可与保钾利尿药氨体舒通合用,必要时定期监测血清电解质情况。伴有高脂血症、糖尿病、痛风、肾功能减退、肝硬化和肝昏迷的高血压患者慎用双氢氯噻嗪。

    1.2 β受体阻滞剂类

    β受体阻滞剂通过抑制交感活性、抑制心肌收缩力、减慢心率、减少心排出量达到降压效果。以普萘洛尔为代表,如阿替洛尔、比索洛尔、美托洛尔等。易导致患者心动过缓、心率减慢、疲乏、体位性低血压、末梢循环障碍、诱发支气管哮喘,影响糖、脂代谢。对老年患者及充血性心力衰竭、合并房室传导阻滞、高脂血症、糖尿病或哮喘的患者不宜使用。近年来发现β受体阻滞剂与血管扩张剂联用,既可提高疗效又可抵消二者的不利影响,如拉贝洛尔、阿替洛尔即为具有多受体作用或附加作用的第三代β受体阻滞剂[1]。
, 百拇医药
    1.3 钙离子拮抗剂类

    是应用最广的一类降压药,适用于合并肾功能不全或糖尿病的高血压患者。此类药物按作用时间分短效剂和长效剂两大类,主要由拜新同、络活喜、尼群地平等。它可以阻止钙离子进入心肌细胞,使心肌收缩力下降,外周血管扩张,而达到降压效果,其作用不受盐摄入量的影响。可产生体位性低血压、心动过速、抑制心肌收缩力、头痛、颜面潮红、便秘、胫前和踝部水肿、皮疹和过敏等不良反应。对存在窦房结、房室结病变的患者不适宜用,有导致心脏骤停的可能。

    1.4 α受体阻滞剂类

    适用于伴有肥胖、高脂血症及肾功能不良的高血压患者,通过选择性阻断人体α1受体而达到降压效果。临床多用哌唑嗪、特拉唑嗪和多沙唑嗪等。其最大的不良反应是产生体位性低血压,引起头晕眼花、恶心、心悸。应在入睡前半量服用,首剂服药避免突然改变体位或夜间起床。

    1.5 血管紧张素Ⅱ转换酶抑制剂类
, http://www.100md.com
    常用的药物有卡托普利、依那普利、苯那普利等。通过抑制体内产生过多的血管紧张素Ⅱ,使人体的动脉血管处在扩张的状态,血压便会下降,长期应用不产生耐药性,降压的同时仍能保持重要脏器血流供应[2]。刺激性咳嗽是服用此类药物的最常见的不良反应,尤以夜间睡前最为明显,还可出现肾功能减退、蛋白尿、血钾升高、肝功能异常、肾功能不全者血尿素氮增高、血管神经性水肿、味觉和胃肠功能紊乱。所以持续性干咳不能耐受者应换药,肝肾功能减退者慎用。

    1.6 复合制剂

    近年来,复方降压制剂的研究、改进逐步增多,以中枢作用药与利尿剂联合为主的复方制剂,如复方降压片、复方降压胶囊;以中枢作用药与扩血管药联合的安达血平;以ACEI与利尿剂联合的复方卡托普利片;以α受体阻滞剂与利尿剂联合的复哌嗪;以利尿剂与利尿剂联合的复方氨苯蝶啶;中西药合剂,如新降片、复方罗布麻片。此类药物由于配方各有不同,而临床的不良反应也有所差异,其共有的不良反应是头晕、精神抑郁、血脂异常、嗜睡、乏力、鼻塞、胃出血、性功能障碍等不良反应。我国复方降压制剂起步晚,在未明确原发病症和治疗方案之前,药物选择应慎重[3]。
, 百拇医药
    2 讨论

    高血压的治疗需要长期坚持服药,现在常用药物可分为利尿剂类、β受体阻滞剂类、钙离子拮抗剂类、α受体阻滞剂类、血管紧张素Ⅱ转换酶抑制剂类及复合制剂等。但长期服用易产生不良反应,其固有的毒副作用使患者心、脑、肾等重要器官倍受损害,加重引发高血压的病变。由于患者的身体情况和病情各有不同,降压用药可以根据患者情况有针对性的用药,尽量避免不良反应较多、较大的药物,采用不同机制的药物联合应用,减少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延长患者寿命,提高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王满平,李莉.ACEI与β—受体阻滞剂联用治疗慢性心力衰竭86例远期疗效观察[J].吉林医学,2011,32(15):3023—3025.

    [2]李荣凌,张先洲.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临床用药分析[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05,25(10):79—80.

    [3]罗义.高血压病的联合用药和复方制剂[J].中国临床医生,2005,33(7):9—11.

    (收稿日期:2012—06—14) (编辑:程旭然), 百拇医药(宋彩霞 欧阳克海)